广为深圳人所周知的“i深圳”“深i企”“深i工”等移动平台,均为一家深圳国企运营。日前,南方+通过查阅这家国企年报,揭开其神秘面纱。
近日,深圳市国资委官网发布了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智城或公司)2023年度报告。多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增收难增利,而在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25.31亿元,同比增长26.4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亿元,同比下跌75.61%。
![深智城营收净利表现。制图/南方+记者李荣华](/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970306246327325828_w640h458.jpg)
深智城营收净利表现。制图/南方+记者李荣华南方+ 李荣华制图
非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信息的自由度要比上市公司更大。深智城的2022年与2023年年报均没有披露公司财务报表,只有财务报告简表,而且只介绍当期几个财务数据,数据披露的不足,导致普通公众难以较深入了解公司财务数据变化的背后原因。简单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来看,该公司2022年与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大跌。
年报介绍,公司于2018年12月18日成立,是国有独资企业,下属全资及控股企业12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
深城交,301091)。报告期内,公司践行国企担当,推动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落实国家、省市数字化战略,全力支撑“四个先锋城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极速先锋城市、数字能源先锋城市、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
![深智城大数据公司(资料图片)](/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525430264356575150_w640h296.jpg)
深智城大数据公司(资料图片) 南方+ 李荣华制图
比如:打造全球领先的全市域时空信息平台(CIM平台),上线各类城市治理、运营场景超200个;建设全球首个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平台,实现资源精准动态调控;构建“三网三平台”融合通信能力,扩大城域光纤网络覆盖,研发全市物联感知平台;统筹全市智能算力建设,发布算力调度平台,建成国内首座国资云,夯实智慧城市算力底座;推进“四个一网”融合发展,深入开展交通、能源、住建、医疗、财政、人社等领域智慧化业务,积极推进数据立法、数据交易、数据授权运营等工作,探索数字要素运营先行先试;“平台化、全国化、国家化”战略取得新进展,“i深圳”“深i企”“深i工”、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等数字化服务平台运营硕果累累。
年报还介绍,2023年5月,深智城集团与
中国电信旗下天翼资本共同出资设立深圳市智城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进智能算力中心、城市级算力调度平台、多云纳管可信平台服务等业务。
(文章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