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物软件火爆国外,外贸企业如何突围?国常会部署稳外贸,大悦城最新消息,000031最新信息

《 大悦城 00003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中国购物软件火爆国外,外贸企业如何突围?国常会部署稳外贸
2025-04-19 16:54:00
当美国政府称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额外收费时,在北京从事外贸业务的章先生觉得,他们走空运不走海运,暂时还不影响;当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随后中国宣布自4月12日起实施反制措施,章先生连夜赶紧联系厂家,确认他的一票货是否在这个日期前飞离了美国,否则将被加征125%关税。
  他告诉南都记者,加关税后价格贵了很多,但如果产品有优势、卖得好的话还是会继续进口,他需要看下是否有其他途径和渠道来减少关税成本。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国很多出口企业。美国频繁发布关税政策,企业也在观望政策落地变化或寻找求变措施。
  这一问题也正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据新华社报道,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其中2处提及稳外贸,包括“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稳就业稳外贸,着力促消费扩内需,着力优结构提质量,做强国内大循环”,“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南都记者分析认为,4月以来外部冲击骤然加剧,大力提振消费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预计在即将出台的新一批增量措施中,促消费政策力度将明显加码,以应对二季度可能出现的“出口转内销”需求。
央视截图。
  对冲外部经贸环境变数,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
  谈及此次国常会部署重要政策的背景,王青指出,四月初美国推出所谓“对等关税”,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无疑需要国内宏观政策加快对冲步伐,加大力度实施逆周期调节。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一季度GDP超31万亿元,增速5.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6%;货物进出口增速1.3%,其中出口增速达6.9%。多位专家表示,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主要是内需全面发力,贸易战的影响尚未显现,外需保持较强韧性,也与企业“抢出口”效应相关。
  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向南都记者提到,消费增速(4.6%)较去年全年回升1.1个百分点,且逐月回升,反映了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其中,“两重”“两新”政策,尤其是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效果明显,力度比去年大,像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这些新扩围的产品销售增速非常高。“从目前来看,地方也要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像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在国补的基础上,尽量扩大范围,发挥地方财政的作用。”
  谈及此次“关税战”的影响,叶青认为,既然来了,就要去正确对待它,把坏事变好事,也是借这一契机,近期提出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加大国内改革的力度。他提到,中美“贸易战”粗略来算也有8年,我们也在不断积累和总结应对经验,在此期间中国制造、科技攻关、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发展取得了发展,这些都是应对的底气。
  王青分析指出,在外部冲击加剧背景下,国内稳增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码,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核心将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包括通过降息降准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扩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以及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些方面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
  此次国常会也提到,要促进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
  外贸企业求变:购物平台火爆国外,部分出口产品转内销
  近期包括淘宝、敦煌网(跨境出口B2B电商平台)等中国电商软件在美国等国家爆火,海外下载量暴增,还有很多国外网友再次涌入中国社交平台求问“如何在淘宝上购物”。很多网友解释,中国商品品类全,哪怕加上关税和运费,价格还是比当地价格便宜。而在这些帖子下面,无数中国出口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物流货代企业和人员进行解答并介绍自家业务,吸引注意力。这是当前外贸企业努力求变的一个缩影。
  “这次美国的高关税,对中国来说,就是要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出力应对难关。”当前外界都在关注关税政策落地后对企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叶青表示,线上方面,对于世界来说,跨境电商会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他也关注到,目前一些大型平台和企业陆续推出“出口转内销”支持政策,这些品质较好的出口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转向国内市场,尤其是受影响的库存产品,会是一个重要的求变举措,也可以拉动国内消费。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也在出手。包括商务部、外交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多次就美国滥施关税政策发声,提出反制措施。同时也在调研企业困难和出台相应支持举措。
  稳外贸成为了近期政府工作的重要主题。此次国常会的前3天,4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他来到外贸优品中华行西单大悦城展销现场,走进纺织品、轻工产品、食品等展销区,与参展企业负责人和销售人员交流,详细了解产品出口及内销情况。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这是李强在外贸优品中华行西单大悦城展销现场,详细了解产品出口及内销情况。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李强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给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大家要团结一心、主动作为、克难奋进,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创新贸易渠道方式,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要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做好国内外标准衔接,搭建外贸优品拓内销平台,培育外贸企业自主品牌,建立直达企业的政策宣介机制,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内外贸化一体化发展,2023年商务部等14部门在广东等9个地区开展了内外贸一体化试点。2023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而在当前高关税背景下,今年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加速,一个重要表现是“出口转内销”。企业方面,目前多家电商平台和零售巨头相继宣布落地措施,例如京东提出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
  政府层面,4月18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部际工作机制会暨外贸优品中华行推进会在京召开,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内市场是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要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稳外贸与扩消费结合,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企业应对外部冲击。会议要求,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为主线,以“政策+活动+服务”为主要内容,加快落实支持政策措施,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系列活动,组织协会、商超、电商平台等开展采购对接,畅通企业内销渠道,助力稳外贸扩消费。
  专家建议降低出口企业内销成本,财政促消费力度或加大
  一直以来,出口和内销的政策和监管要求是不同的,这也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面临的困难之处。例如税收方面,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通常可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能退还国内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一些低毛利的出口企业来说是重要的盈利来源。当前,中国正推动出口结构升级,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通过依靠研发投入、供应链管理和市场多元化提高长期竞争力。
  支持出口转内销,除了上述提到的内销渠道消化库存,叶青建议,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政策,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例如相关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
  具体来说,出口转内销的主要成本包括税费差异成本(如出口退税损失、增值税负担),经销与平台费用(如渠道成本、平台服务费),制度性交易成本(如合规成本、知识产权风险),物流与仓储调整(如仓储保管费、运输成本),资金链压力等。
  相对应的,降低成本需政策红利、流程优化、技术创新三管齐下。短期可通过税收减免和平台合作缓解压力,长期则需推动内外贸制度一体化(如统一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降本路径,例如中小型企业可优先利用政府补贴和电商平台,大型企业则可自建渠道与供应链体系。在供应链与物流优化方面,专家指出,通过“就地拼柜+海外仓”模式可缩短物流时间并降低运输成本;利用大数据进行库存动态管理,减少滞销库存积压,仓储成本也可降低。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出口转内销对于消化企业库存是一个应对举措。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尤其是对美出口企业,订单贸易模式占主导、中间产品出口比例较高是常见的业务特征,如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制造行业等。对于企业来说,接下来真正难的是获得订单,目前国内需求仍然不足。这需要政府发力扩内需促消费,对外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开拓多元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青认为,预计财政促消费政策力度会进一步加大。除了加快推进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外,不排除各地加大促消费支持范围,将更多普通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纳入进来的可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出口转内销”需求。
  “近年我国对美出口每年都在5000亿美元左右,约相当于国内商品消费的7%到8%。这意味着有力提振国内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消化对美出口下降——疫情之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常态增速在8%到9%之间。”王青判断,着眼于有效对冲外需放缓,今年财政促消费的整体额度可能会达到7000亿至1万亿元。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