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李耿光陈燕青 近日,
神州信息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4亿元至5.5亿元。同时,坊间传出上周五
神州信息农业BG即旗下子公司中农信达召开全体员工线上会议,
单方面宣布降薪40%,闲置人员只发基本工资。 此次突然降薪的传闻,引发了网络刷屏和不少员工吐槽。认证为前
神州信息员工表示:“这几年高级管理人员越来越多,业绩越来越差。”
记者就上述传闻向
神州信息发去邮件采访。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
根据
神州信息(000555.SZ) 1月17日晚间公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亿元–5.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0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3亿元–5.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0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42元/股–0.58元/股。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
神州信息解释称,
主要系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放缓,导致相关产品及服务需求未达预期。此外,随着金融科技行业的竞争加剧,公司的业务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为了应对当前局势,
神州信息还计划计提商誉减值,预计金额在3亿元至4.2亿元。 据
神州信息2024年三季报披露,公司2024年1月-9月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2.14亿元,核销资产减值准备合计2032.85万元,上述事项将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约1.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所有者权益减少约2.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仍有超14亿元商誉。未来将面临计提大额商誉减值的风险。 突如其来的亏损,叠加巨额的商誉减值,令投资者对
神州信息未来盈利能力表示担忧。
回溯近几年财报数据,不难发现,
神州信息正陷入业绩增长乏力的窘境。
神州信息在2020年净利冲上4.76亿元的高位后,2021年开始持续下滑。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增幅整体上变化不大,但2021年和2022年净利分别大幅下降20.92%和45.10%。2023年,
神州信息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跌入“冰点”,分别仅为0.47%和0.30%。
此外,2021年至2023年,
神州信息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率也呈现“断崖式”下跌。
2024年前三季度,
神州信息实现营业总收入66.80亿元,同比增长0.94%,净亏损1.18亿元,由盈转亏。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5元,同比增长25.01%。
对于业绩“大滑坡”,
神州信息在2024年11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会议上表示:内外部因素致使公司业绩短期内面临一些压力,外部原因主要是客户缩减IT预算及行业激烈竞争,行业的利润水平整体下降;内部原因主要是当前公司金融科技战略目标以扩规模为主,在利润层面有一定让步。
有分析认为,
神州信息业绩的动荡与其业务特点有关。2022年至2023年,
神州信息的毛利率均维持在15%左右,远低于软件行业普遍50%-60%的毛利率水平。这可能意味着
神州信息的业务模式是以软件委托开发和IT日常运维为主,无法将自己的业务能力沉淀为产权专利,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与技术壁垒。
记者注意到,上述降薪传闻背后,
公司高管的高薪酬也备受诟病。 据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2998.8万元。董事长郭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608.61万元,董事、总裁李鸿春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406万元,财务总监兼董秘刘伟刚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166.18万元。
而该公司的货币资金并不宽裕。截至2024年9月30日,该公司拥有货币资金8.19亿元,同比减少61.34% 。同期短期借款13.9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764.58万元。
由此可见,
神州信息的货币资金无法覆盖其短期借款以及合同负债,未来存在一定的短期流动性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
神州信息1996年成立,最早是从联想电脑及
神州数码中分拆出来的子公司,2013年在深交所成功实现借壳上市。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是金融业务驱动的金融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金融数据开发与服务以及基于数据的场景业务。
截至1月21日收盘,
神州信息涨1.63%报10.59元/股,总市值103亿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