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良姜价格连续4年走高,热销海内外 土地生金的密码,农产品最新消息,000061最新信息

《 农产品 00006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徐闻良姜价格连续4年走高,热销海内外 土地生金的密码
2024-07-09 10:10:00
近日,徐闻县龙塘镇48吨徐闻良姜发往中东。尽管处于淡季,但这已是本月以来徐闻良姜第二次出口海外。
  徐闻良姜这一历史悠久的中药材,以其独特的香气、高含粉率及温胃散寒的药用价值而备受赞誉,成为“广东十件宝”之一,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2020年以来,徐闻良姜收购价持续上升,最高达32元/公斤,并跨出国门热销欧美、中东等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枝独秀的徐闻良姜,能否叫响品牌,成为下一个“徐闻菠萝”?
  ●南方日报记者刘稳通讯员梁暖暖
  “晒不死”的农作物
  全国九成以上良姜干品来自徐闻
  徐闻良姜源于徐闻县龙塘镇,是历史悠久的中药材。据《广东通志》和《雷州府志》等史料记载,徐闻所产的良姜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是朝廷的贡品。从北宋至明、清数朝,良姜几度被列为官营产品,禁止商贩买卖。良姜以根茎入药,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等功效。龙塘良姜香气独特、含粉率高,被誉为“广东十件宝”之一,200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据了解,良姜的生产处理工序涵盖种植、挖取、晾晒、切分以及冷藏等关键步骤。在种植环节,作为农作物,良姜种植优势显著,无需施肥、浇水及杀虫等繁琐操作,极大降低管理成本,为种植者提供便捷经济高效的方案。而且,良姜特别耐旱,几乎是“晒不死”的植物,非常适合徐闻种植。
  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热带植物茂盛,过去良姜为当地野生草木,当地人从荒野挖回种植,至今发展成传统农作物。
  徐闻良姜以龙塘镇生产的质地最好,药用价值最高,在东南亚市场上素有“中国龙塘良姜”的美誉。在解答为何良姜对龙塘土地情有独钟的疑问时,从事数十年徐闻良姜种植和收购的龙塘镇龙兴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符国隆指出,龙塘地区的气候条件极为优越,雨水分布恰到好处,且土层厚度充足,特别是其红土地质肥沃。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自然环境,产自龙塘的良姜根茎呈现出饱满的形态,且香辣兼具。相比之下,印尼出产的良姜则因生长环境等不利因素,导致香味与辣味缺失,整体质量明显逊色。
  事实上,徐闻县是当之无愧的“良姜之乡”,常年干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龙塘镇政府有关人员反映,目前龙塘镇有30多条村庄2000多户农户发展良姜种植业,最大良姜种植户种植良姜达1200多亩。
  到目前为止,徐闻全县良姜种植面积6万多亩,其中龙塘镇种植面积2万多亩。湿姜亩产量7000斤左右,可产干姜2000斤左右。
  联农带农
  产业辐射带动农户5000余户
  对徐闻良姜来说,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此前,良姜由于声誉不显等原因,其单价低迷,仅维持在每公斤大约10元的水平,且无人问津,一时成为徐闻农户心头之痛。
  2020年后,徐闻良姜突然“咸鱼翻身”,收购价一路看好。在谈及当前市场状况时,符国隆指出,时至今日,市场上良姜的供应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一供需失衡的状况促使良姜的售价逐步回升并趋于稳定。目前,良姜的售价已稳固在每公斤约25元的水平,最高价达到32元/公斤。
  经统计,每年国内外对高良姜干姜需求量约1.5万吨,国外约7000吨,国内约8000吨,海外主要销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
  龙塘镇龙兴农村合作社瞄准国外市场,其良姜远销中东甚至欧美,今年,该企业的良姜已10次出口销往迪拜等中东国家。
  良姜的销售高峰期通常集中在五一假期前后,当前正处于淡季。符国隆介绍,虽处于淡季,6月11日还完成了一个面向海外的订单。
  良姜价好让徐闻姜农这几年长舒了一口气,腰包也鼓了不少。据了解,龙塘全镇一年良姜产值1亿元左右。徐闻良姜产业辐射带动农户5002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75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的15%。
  近日,记者抵达龙塘镇龙兴农村合作社时,映入眼帘的是数排良姜井然有序地排列于炽热的阳光下,工人驾驶着翻姜机在良姜行列中驶过,进行作业。一旁的小棚内,几位切姜工人正专注地处理姜根,手法娴熟而有序。而对面的大铁棚下,两大排良姜堆积成小丘,旁边的大型烘干机轰鸣作响,高速运转。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目前有固定工人12人,人均年收入可达7万至8万元;平时雇有临时工人百余人,临时工人单日最高收入可达800元。小小良姜产业,让农民出了家门口即可就业,且收入不菲。
  据了解,徐闻良姜产业累计吸纳农民就业人员11200人,吸引返乡创业人员300人。
  姜农愿景
  打响自主品牌名声
  作为良姜,徐闻良姜一枝独秀。徐闻良姜作为徐闻县的一张重要经济名片,这几年虽迎来蜜月期,但姜农的心里也有远忧。
  徐闻良姜品质优良,其品牌价值不言而喻。但长期来看,徐闻良姜自主品牌名声不响,在国内外市场隐姓埋名借船出海、借牌入市。
  龙塘镇龙兴农村合作社负责人反映,当前徐闻良姜出口采取的是直接向广州贸易公司供货,再由贸易公司进行贴牌销售的“订单销售”模式,导致其在自主品牌培育方面有很多遗憾。
  徐闻菠萝这几年风生水起,叫响国内外市场,已成徐闻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数万徐闻农民直接受惠。鉴于此,徐闻农户热切期盼在未来能够打响独属于徐闻良姜的自主品牌,以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让徐闻良姜像徐闻菠萝那样独步国内外市场。如此,才能让徐闻姜农吃下定心丸。
  同时,鉴于目前徐闻良姜销售过程中需经过广西玉林市场中转交易的现状,市场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导致姜农种植良姜的成本显著增加,且不利于徐闻良姜的营销和品牌打造。
  建设徐闻良姜交易中心,因此成了徐闻姜农的普遍愿望。
  值得期待的是,良姜生产大镇龙塘镇党委、政府已制定了详细规划,拟征用土地约100亩,以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旨在实现全县干姜的集中交易,提升良姜的交易效率,进而推动徐闻良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为全面推动徐闻良姜的品质提升与产业升级,龙塘镇党委、政府正积极筹划引进一系列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辅助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良姜冲洗机、切片机以及烘干设备等。通过科技手段,优化良姜的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为打造品牌,龙塘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并引导农户合理调控良姜的生长周期,以保障收获的良姜品质优良、形态饱满;其次,当地还将加大投入建设大型冷藏设施,有效防止良姜发生霉化。此外,他们还将大力推动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新型销售方式,为构建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徐闻良姜价格连续4年走高,热销海内外 土地生金的密码,农产品最新消息,000061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