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发力文旅 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以点带面 城乡焕新,农产品最新消息,000061最新信息

《 农产品 00006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徐闻发力文旅 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以点带面 城乡焕新
2024-07-09 10:10:00
“美丽入口”通道全线完成改造,“白改黑”工程完工通车,红色遗址连片规划翻新,国家级3A景区创建成功.....一路驶进徐闻角尾乡,宜人的风景随着海风扑面而来,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当地人说,这里几乎“一天一变”,每次回乡都发现村容村貌有新变化。
  当前,角尾乡围绕“大陆南极村、最美爱情角”的发展定位,推动特色镇建设加力提速。“南极村”不“村”了,便是近年来徐闻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切实以“头号工程”力度抓实“百千万工程”的缩影。
  近日,湛江市委常委会到徐闻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徐闻“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强调,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抓住重点、锻造长板,深耕大农业,发力大文旅等。要统筹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升城镇辐射带动能力、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建设水平和农村综合改革效能,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南方日报记者陈欢
  塑造文旅品牌
  点位提升构建特色产业链
  前不久,伴随着“世界爱情角,相爱最南端”520乡村振兴音乐会的顺利举办,南极村开启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建设,各大社交媒体上,有关南极村的关键词增多了,粤B、新A、川C……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驱车来到徐闻,追逐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
  当前,徐闻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坚持整体规划、连片规划,立足打造面向全国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以爱情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高标准编制完成《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特色镇建设规划》《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典型镇建设规划(2023-2025年)》等。集中力量在角尾乡灯楼角片区打造一个标志性点位,围绕“大陆南极村、最美爱情角”的发展定位,有机串联渡海作战启渡点、珊瑚礁群、琼州海峡和北部湾合水线以及“201314”等文旅资源,构建南极村特色文旅产业链,塑造“南极村”文旅品牌IP,以点位变化带动城乡风貌提档升级、文旅融合发展。
  近一年来,徐闻县进一步强化景区服务能力和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多措并举统筹各类资金开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工程,加快灯楼角片区基础设施整体提升。改造升级以灯楼角为核心的环形路网,完成灯楼角东海岸、西海岸道路拓宽工程4.73公里,总长约12.4公里的苞西路口沿圩镇、东海岸线至灯楼角“白改黑”工程完工通车。征用30亩土地规划建设停车场(服务大本营),建成临时停车场并投入使用。征收及回填灯楼角西北侧土地约16230m²,进一步拓宽灯楼角景区面积。
  徐闻县与湛江市旅控集团合资成立南极村旅游开发平台公司,对灯楼角景区进行专业化的综合运营管理。今年4月,放坡村顺利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以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目前多个重大项目动工正酣,角尾乡灯楼角红色遗址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进展顺利,工程整体实施进度累计完成88%;灯塔广场环境开展综合整治,翻新广场围栏及瞭望台外观,完成守塔人石屋、覆土电子屏主体工程,启动乡村振兴文化展馆建设;以“201314”为主题的中国大陆南极主题邮局建设并揭牌营业。
  “目前景区主要分为园道、绿化、建筑3个部分进行施工,近期正计划启动1500平方米的南极之心艺术中心,景区整体项目预计在年底完成。”徐闻县角尾乡常务副乡长陈海生说。
  此外,徐闻还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农产品展会等活动,全面擦亮“美丽徐闻”“健康徐闻”“温厚徐闻”城市新名片。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168.04万人次、增长55%,实现旅游收入17.88亿元、增长88%,彰显了产业融合带来的强劲发展活力。
  抓好乡村治理
  持续推进岭南新乡村建设
  走进角尾乡许家寮村,贝壳将墙壁装饰得满是渔家风情,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灌木绿植,宽阔平坦的道路也给人良好的行走体验。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广场、篮球场、文化楼等成为村民以及旅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许家寮村紧紧抓住“红色革命村庄”定位,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景观化建设,获评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许家寮村的蝶变折射出了徐闻在乡村建设上的成果。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徐闻坚持把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建设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徐闻县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创建方案》,突出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以产业现代化、生活现代化、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农村。在乡村建设方面,徐闻县坚持规划先行,邀请乡立方团队编制《徐闻县乡村振兴整县推进顶层策划方案》,并高效完成首批典型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徐闻县大力开展乡村绿化工作,充分利用“四旁”“五边”空间见缝插绿,超额完成年度植树计划。截至目前,全县已种植树木超过18万株,135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此外,以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现代化岭南新乡村为契机,徐闻县还持续加强镇村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人居环境舒适度显著提升。
  深化乡村治理,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徐闻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整合资源力量,建立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广四级网格化治理、“阿sir咖啡”调解室等创新治理模式,一站式解决群众各类诉求,形成多元共治、多方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
  在德治教化方面,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评选最美家庭等活动,引导农民崇德向善、勤俭节约、诚信守法。注重提升乡村自治能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重大项目
  产业升级添发展动能
  招商引资惠企落到实处,重大项目推进有序有力,红土上不断奏响产业之歌……今年3月,总投资超400亿元的多个项目逐步被提上日程,为临港产业、低空经济、新能源、装备运维、滨海文旅等多板块增添动能。
  当前,徐闻县依托其独特的地缘、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精心布局“与海南相向而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紧邻海南的区位优势,高标准推进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徐闻片区建设,旨在将徐闻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联通国内市场的门户、产业发展后援基地及综合服务区。
  目前,该片区多个重点项目如交通一体化规划、通用码头、应急保障基地等加速落地,湛海高铁、通用机场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为区域经济发展积蓄动力。
  同时,打造新能源与海洋经济高地。目前全县已布局45个新能源项目,总装机量近423万千瓦,风电项目尤为突出,数量与装机量均居省市前列。国家电投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标志着徐闻新能源产业迈向高端化,预计到2025年底新能源总装机量有望突破600万千瓦,供电量近110亿度,年产值可达49.5亿元。
  目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速,依托三面环海的天然优势,推进对虾、金鲳鱼等海洋渔业发展,启动海洋牧场综合体项目,全力打造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上粮仓”。
  深耕“土特产”资源,以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徐闻坚持全产业链思维,深度挖掘菠萝、良姜等地方特色资源,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方面,通过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设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农产品价值提升;另一方面,强化品牌建设,制定品牌战略规划,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徐闻菠萝”“徐闻良姜”等地标产品知名度。
  聚焦乡村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徐闻县立足自身农业特色资源,围绕热带特色果蔬瓜菜、乡村特色美食、乡村文旅观光等五大产业,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
  其中,“菠萝第一村”愚公楼村凭借菠萝产业脱颖而出,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产值超亿元。此外,角尾乡苞西村、迈陈镇北街村等16个村也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徐闻县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和科技力量。广州市南沙区与徐闻县建立了紧密的帮扶协作关系,援建了产业转移工业园公共服务中心、菠萝的海文旅产业服务中心等项目,并成功引进70多家企业投资,为徐闻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线实践
  市委常委会调研徐闻“教师村”乌港村
  厚植师风共建家园
  近日,湛江市委常委会到徐闻县海安镇坑仔村委会乌港村开展调研,作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之一坑仔村的下辖自然村,当前,乌港村正立足自身优势,以海安镇政府规划为引领,持续推进乡村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
  据了解,乌港村是徐闻远近闻名的“教师村”,现有村民700多人中,就有教师超130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住着教书先生,在乌港村300多年的历史中,就曾出多位登仕郎、秀才和典史,当前仍有多名村民先后荣获“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中,坑仔村委会致力建设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而乌港村是最好的选择。
  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乌港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外出乡贤的坚实后盾下,实施了一系列精准的乡村文明提升项目。
  一条6公里长的硬化道路环绕村庄方便村民出行;800平方米的文化楼拔地而起,成为知识与文化的殿堂;法治文化广场与“教师之村”特色小广场相映成趣,传递着法治精神与教师美德;日月塘波光粼粼,墙绘艺术色彩斑斓,与文体休闲设施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集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这些精心打造的设施,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深刻地传承了教师精神,促进了乡风文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如今,“教师之村”广场前,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是下棋,或是聊天,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玩耍,在健身器材处锻炼玩耍,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氛围。
  海安镇党委副书记卢小永介绍,近年来,坑仔村聚焦“党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以坑仔党总支部为先行点,下属4个村级党支部根据各村条件和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党建示范点,相继打造乌港村“书香党支部”、寮仔村、红坎村“红色党支部”、坑仔村“产业头雁党支部”。
  以乌港村“书香党支部”为核心,充分利用教师在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新引擎。一方面,通过鼓励退休教师组成宣讲团,深耕文化教育,激发村民与乡贤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另一方面,特邀老教师参与村规民约修订,确立《乡贤咨询委员会章程》《门前三包》等六项规章制度,构建长效管理体系,让文化之树深植民心。
  教师志愿队活跃乡间,以文艺为媒,传播文明新风,通过生动演绎,让政策温暖人心,家庭文明蔚然成风。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徐闻发力文旅 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以点带面 城乡焕新,农产品最新消息,000061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