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后国内AI和机器人行情快速演绎,短期性价比到什么位置了?成长相对价值的赚钱效应仍处于历史中位以下,国内AI和机器人相关行业的赚钱效应扩散、浮盈指标较历史高位仍有距离。短期,产业趋势主题行情尚未演绎至低性价比区域,强动量仍有一定延续性。 春节后,国内AI和
机器人事件催化不断,行情快速演绎。目前产业趋势主题的性价比到什么位置了?通过性价比指标观察,我们认为,产业趋势主题尚未演绎至低性价比区域,短期强动量仍有一定延续性:1. 创业板相对沪深300的赚钱效应底部反弹加速,但目前仍低于中位水平,成长相对价值并未出现突出的性价比矛盾。国内AI和
机器人相关行业的赚钱效应快速扩散,但计算机行业扩散指标最高也仅62%,距离历史绝对高位还有距离。2. 我们测算的浮盈指标指向国内AI和
机器人相关的二级行业,浮盈水平快速回升,但924行情的高点还有较大距离,甚至距离震荡市假设下的高位区域都还有距离。
春节期间国内AI和
机器人都兑现了重要催化,春节后事件性催化延续。国内算力最终兑现业绩的概率提升。To B端应用加速探索,计算机软硬件是前期赚钱效应收缩较为充分的方向,AI应用是产业趋势主题轮动的新阶段新方向,还不到性价比问题严重影响行情演绎的阶段。
二、短期国内AI和机器人向上脉冲后,难免会有波折。但此时,我们更强调两个中长期判断:1. 25H1宏观和市场环境仍有利于主题行情的演绎,小盘成长风格占优不变,主要的投资机会仍来自主题活跃,产业趋势主题值得持续内部挖潜。2. 长期来看,国内AI和机器人未来有望演绎技术突破——应用/新硬件突破——加速渗透——商业模式明晰——整合行业的新巨头产生的发展进程,拥有成为牛市核心产业趋势级别的潜力。又一块牛市拼图已然显现。 短期国内AI和
机器人涨幅和涨速较快,向上脉冲后难免会有波折。但此时,我们更强调两个中长期判断:
1. 看2025上半年,基本面改善无法外推的格局很难改变,顺周期没弹性是常态。相比之下,科技成长困境反转不依赖于总量经济持续改善,创投一级市场困境反转与二级科技成长同步。同时,核心机构投资者实现规模再扩张,有待赚钱效应的进一步积累。年初以来,交易性资金边际定价的环境未根本改变。所以,即便脉冲后波折出现,后续还是小盘成长占优,主题活跃的行情。产业趋势正在形成共识的国内AI和
机器人是主题行情的主轴,有望反复演绎创新高行情,值得持续内部挖潜。
2. 长期来看,国内AI和
机器人的产业趋势有纵深,有望演绎技术突破——新应用/新硬件突破——加速渗透——商业模式明晰——整合行业的新巨头产生等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走完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不同阶段股票行情的重点也会不同。现阶段的国内AI和
机器人,可能更像互联网在2013年之前的阶段,应用方向尚不明确,但应用最终兑现的概率已经在快速提升。这是方向有潜力成为牛市的核心产业趋势。可以说,又一块牛市拼图已然显现。当然,牛市行情确立是多方面条件共振的结果,2010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线索,要等到2015年才演绎成真正的牛市。现阶段,牛市尚欠缺的条件是,基本面周期性改善预期尚无法确立,25H2抢跑26年基本面改善预期可能才是牛市起手式。牛市全面增量博弈的条件也尚不具备,核心机构迎来增量资金,还需要进一步累积赚钱效应,恢复净值。国内AI和
机器人,作为牛市级别的产业趋势,当前行情的性质还是以高弹性的主题为主。而后续还会在有多轮行情发酵,但每轮行情的重点结构可能不同。算力需求还有新高是绝对大概率,但算力股票的相对收益高点会提前出现。而随着产业趋势的推进,领涨方向从算力到应用的过渡是必然趋势。
三、主题热度与市场热度同步是当前A股的核心特征。短期,产业趋势主题共识强化,推升了赚钱效应。春季继续看好主题占优,国内AI算力和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都可能有新一轮创新高行情。另外,一季报期关注两个机会:1. 供需格局改善有望率先验证的方向,关注动力电池、创新药和CXO。2. 一季报期,长期破净公司市值管理方案集中公布,关注回购注销、并购主题。 主题热度与市场热度同步是当前A股的核心特征。短期,产业趋势主题共识强化,与交易性资金活跃共振,推升赚钱效应,春节后市场绝大多数股票上涨。我们继续看好春季主题占优,重点关注国内AI算力和应用、人形
机器人、低空经济。
一季报期关注两类机会:1. 供需格局短期能够验证改善的方向依然稀缺,可能率先表现。重点关注新能车动力电池,创新药和CXO。2. 长期破净公司市值管理方案将集中公布,关注回购注销、并购主题。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文章来源:
申万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