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强。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
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如何在人工智能和
机器人等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且听企业家们的声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徐雯雯、王楚涵
广东“新春第一会”上,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小鹏汇天集团董事长何小鹏等企业家围绕行业发展展开了热议。
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迎来关键时期
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在大会现场发言时透露,2024年,华为整体经营达到预期,ICT基础设施保持稳健,消费者业务重回增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销售收入超过8600亿元。
围绕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创新,梁华提出四方面建议。首先,发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加速能力变现,形成生产力。广东省5G基站超过40万座,光网基础设施具备为上亿用户提供千兆接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速产业融合创新,释放网络潜力,跨界合作引入高质量内容,激发用户潜在需求;面向行业,加速5G、光网在工业互联网、智慧电网、智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从生产辅助进入生产核心环节。
其次,夯实智算基础设施,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和规模化应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在千行百业的应用也迎来关键时期,抓住新机遇的关键是创新,要通过技术创新筑牢根基,通过场景创新创造价值,通过生态创新形成发展合力。”梁华说。
此外,构筑自主可控的软件生态,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梁华表示,要让AI在各行各业充分发挥价值,数据是基础。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需要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和数字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生态。
在汽车产业方面,梁华表示,要把握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引领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他说,ICT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合作共赢成为主要趋势。目前,华为与
广汽集团在产品开发及生态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受欢迎的智能驾驶体验。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
“
机器人生产
机器人”打造智造标杆
会上,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介绍了
美的集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情况。据介绍,美的在
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的业务营收已突破300亿元,成为全球前四的工业
机器人制造企业。在
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美的坚持“技术—产业—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方洪波表示,2022年,美的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打造了全球领先的重载
机器人实验室集群,勇闯技术“无人区”,不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据介绍,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
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
机器人超过8万台。广东首条“
机器人生产
机器人”全自动生产线就在此诞生,可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3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
机器人,打造了工业
机器人智能制造的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推进生态群链“建高地”,实现多元共生。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吸引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覆盖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园区供应链配套率达到85%以上。“2024年美的营收突破40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方洪波表示,展望2025年,在全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广东
机器人的巨大发展潜力将持续释放。
小鹏汽车、小鹏汇天董事长何小鹏:
有信心在广东创造伟大的科技公司
“我在广东创业20多年,从大型软件到移动互联网,再到AI汽车,根植这片热土。这里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优越的创业环境,让我对创造一家伟大的科技公司抱有坚定的信心。”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小鹏汇天集团董事长何小鹏在现场回顾了其创新创业的经历。
他表示,小鹏汽车和小鹏汇天扎根大湾区,将继续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全力以赴,行稳致远,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025年,预计小鹏汽车和小鹏汇天总研发投入约95亿元,其中在AI方面的单项投入约45亿元。“长期在研发和创新上高投入的信心,来自广东为企业先行先试提供的创业沃土以及特别完善的、整体的产业链和人才基础。”何小鹏说,小鹏汇天如今已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由小鹏汇天自研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计划于年内正式面向全球发布和预售,2026年2季度开启交付。在今年1月的美国CES展会上,小鹏汇天成为全球“flying car”的代名词。
据他透露,小鹏今年将会规模量产自研高性能芯片——图灵芯片,可同时应用于汽车、飞行汽车和
机器人。在他看来,从今年春节大热的Deepseek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创业企业在数字世界中大模型上的突破,而自动驾驶和
机器人将会带来物理世界中的大模型上的突破。
更多声音
云计算技术赋能AI应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叶作林)“云计算将为未来AI的深度研发及应用提供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为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训练和推理都需要海量的算力支撑,云计算不仅为AI研发提供了弹性的算力资源,还为AI的应用提供必不可少的数据资源,加速深度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研发和运行成本。
研发与量产之间要架起政策桥梁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叶作林)“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区域内的创新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材料领域的研究通常周期比较长,在研发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产业政策的支持,从而突破从研发到量产之间的鸿沟,实现产业化的落地。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