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失败计提减值!营收持续萎缩!丽珠集团密集回购股份,丽珠集团最新消息,000513最新信息

《 丽珠集团 000513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新药研发失败计提减值!营收持续萎缩!丽珠集团密集回购股份
2025-01-23 19:15:00






  传统老牌药企丽珠集团回购不停歇。

  1月23日,丽珠集团(000513/01513)发布回购公告,公司于2025年1月22日斥资1175.41万元回购32.62万股A股,回购价格为每股35.9-36.21元。
密集回购,股民似乎不买账
  2024年以来尤其是最近半年来,丽珠集团多次回购股份H股和A股。据不完全统计,丽珠医药2024年以来累计进行近百次回购。
  2024年12月24日晚间,丽珠集团发布回购报告书,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回购总金额不低于6亿元(含),不超过10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45元/股(含)。
  丽珠集团1月3日发布的进展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了公司A股股份共计72.3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8%,购买的最高价为38.37元/股,最低价为37.50元/股,已使用的资金总额为2749万元。公告还披露,公司回购了H股股份共计697万股,已使用的资金总额为1.83亿港元。
  连续大手笔回购的底气,缘于丽珠集团并不缺钱。资料显示,丽珠集团资产负债率长年保持在40%以下。虽然其最新资产负债率为40.04%,但是目前账面上货币资金高达107.33亿元,而有息负债为40.93亿元。
  不过,虽然如此密集回购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丽珠集团的价值未得到市场认可。
  自2020年8月创下56.70元的历史新高后,丽珠集团股价就开始了长达4年多的区间震荡,1月23日收盘价相比当初高点仍下跌约33%,市值蒸发162.5亿元。而“9·24”行情短暂冲高以来,丽珠集团股价回调已超20%。
  此外,日前也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就回购向丽珠集团提出疑问:“贵公司今年再度推出10亿回购计划有利于维护投资者利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定期均衡回购的行为,未能兼顾市场情绪和信心,对公司股价和向上预期起到支撑作用。希望贵公司能够改进和提升市值管理操作水平,更好维护中小投资者信心。”
  丽珠集团回应称,未来公司将继续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综合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等因素,根据市场情况持续优化回购操作,兼顾市场情绪和信心,努力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营收萎缩,创新转型遇阻
  往期财务数据显示,丽珠集团此前业绩稳定增长。但2023年业绩有所下滑,当年营收同比下降1.58%,归母净利润也仅微增2.32%,增长幅度显著放缓。2024年前三季度,丽珠集团营收继续下滑,下滑幅度为5.94%,净利润同比增长4.44%。
  从单季度数据上看,丽珠集团营收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2024年前三个季度,丽珠集团的营收分别为32.43亿元、30.4亿元和27.9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99%、7.24%和5.59%。在2023年最后两个季度,公司营收为29.65亿元、27.75亿元,同比下降了6.93%、11.65%。
  丽珠集团日前一则公告颇为引人注目。
  1月11日,丽珠集团发布公告称,2024年公司计划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共计1.75亿元,其中开发支出减值损失为9243万元,主要原因是结合国内竞品情况及未来市场预测等因素,经审慎考量,为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聚焦优势项目,公司决定终止PD-1项目。
  丽珠集团最早以原料药和仿制药起家,此后向创新药转型,将创新药研发列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但似乎并没有获得市场高度认可。上面这则公告,说明丽珠集团创新转型确实遇阻。
  这也意味着,公司之前的研发投入打了水漂。近年来,丽珠集团研发费用不断增加,2022年和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4亿元、12.4亿元。而在2013年,公司研发投入只有2.3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已有11款PD-1/PD-L1抗体获批上市,同时还有处于申报上市阶段的PD-(L)1单抗数款,处在III期临床阶段的管线也超百条。再加上医保谈判降价,国内的PD-1早已从蓝海市场变为红海市场。
  事实上,丽珠集团早在2017年就切入抗肿瘤赛道,开始PD-1项目研发,至今已有8年时间,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反观同行们,多款同类产品早已获批上市,先是2018年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上市两款PD-1单抗,2019年又有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的PD-1单抗上市,随后2021年康方生物和康宁杰瑞等多家的PD-1单抗产品又成功上市。
  不过,丽珠集团托珠单抗类似药等已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已申报上市,IL17A/F单抗等处于三期临床阶段,未来或许也能驱动公司业绩长期增长。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新药研发失败计提减值!营收持续萎缩!丽珠集团密集回购股份,丽珠集团最新消息,000513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