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0.002308&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继日前的*ST美尚后,又有个股收到了交易所下发的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书,它便是停牌前连续34个一字板跌停的*ST威创。
9月18日晚间,*ST威创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根据《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相关规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深交所决定终止*ST威创的股票上市。
01 停牌前连续34个跌停 深交所指出,7月26日至8月22日期间,*ST威创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且公司股票将在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
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ST威创报收0.37元,最后市值为3.35亿元,股东户数为4.1万户(2023年三季报数据)。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054368456984887405_w1080h1559.jpg)
事实上,在*ST威创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不足1元而触及“1元退市”标准之前,*ST威创早已开启连续跌停模式。4月30日至8月22日,*ST威创录得连续34个一字板跌停,成为年内连续跌停天数第3多个股。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连续跌停最多的个股是ST长康,达40个,该股已于8月15日因面值原因被摘牌退市。比*ST威创多的还有*ST超华,该股曾连续37个交易日跌停,且同样因面值原因于8月19日摘牌退市。
而放眼整个A股历史,华泽退是连续跌停最多的个股,该股在2018年3月21日至2019年6月24日连续46个跌停。2019年7月9日,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而被摘牌退市。*ST信威紧随其后,该股曾在2016年12月23日至2019年9月9日连续43个跌停。2021年6月1日因财务类退市摘牌。
02 合计处罚5670万元 除了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书外,9月18日晚,*ST威创还收到了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9月18日晚间,*ST威创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ST威创及刘钧、陆克平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已调查完毕,拟对*ST威创及相关人员开出合计5670万元的“罚单”,惩罚金额接近顶格。
详细看案件“关键人”的话,对*ST威创实际控制人陆克平处以2200万元罚款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对*ST威创处以850万元罚款;对刘钧(其实际控制的江西省西岭能源有限公司此前拟取得*ST威创控股股东中数威科的控制权)处以700万元罚款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对陆克平儿子、时任*ST威创董事长陆宇处以6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03 此前已被终身市场禁入 对于前文提到的陆克平,其还是另一家上市公司
四环生物的实控人,且陆克平已不是第一次被罚。
2020年5月,
四环生物披露的一则处罚决定书显示,陆克平因在限制交易期限内买卖
四环生物股票,并在拿到控制权的多年里不如实披露其实控人地位、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等问题,最终合计被罚2734万元,并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昨晚,
四环生物公告称,公司收到实控人陆克平和董事陆宇通知,因威创股份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陆克平和陆宇分别收到广东证监局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四环生物表示,本次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所涉及事项均与公司无关,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04 已有50股被摘牌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50只个股(含2只B股)被强制摘牌,创下历年之最。最新的是海印股份,该股因触及“1元退市”标准,于9月18日摘牌。
除了已被摘牌的,目前还有ST旭电,以及上文提到的*ST威创、*ST美尚,同样在等待最终的摘牌。
这几年,监管层对“问题股”的出清力度持续加强。自 2020年退市改革以来,监管层持续加大退市力度。2024年的新“国九条”明确“应退尽退”的政策导向,从严格强制退市标准、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强化退市监管等五个方面着手。同时,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也分别发布退市新规。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随着退市新规执行力度加大,经营业绩差、流动性差的“僵尸企业”,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将被清除出市场。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则表示,A股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常态化的退市格局,有助于肃清市场中的劣质公司,促进市场的新陈代谢,实现优胜劣汰,从而提高整体上市公司的质量。这种变化符合成熟资本市场的运作经验,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