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把握A股长期价值,无惧外部短期扰动,湖南投资最新消息,000548最新信息

《 湖南投资 000548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把握A股长期价值,无惧外部短期扰动
2025-04-08 11:28:00
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近几日全球资本市场巨震。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采访时表示,多重积极利好因素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一是经济短期虽外需承压,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二是A股估值较低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三是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四是分红回购不断增加提高投资者回报。五是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燕翔认为,综合来看,A股市场当前估值低、基本面稳健,经过快速调整后投资性价比更为突出,值得投资者关注。
外需短期虽承压经济向好趋势不变
  “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后,中国外需短期内大概率会受到影响。”燕翔表示,但也需要看到,一方面,中国企业将继续保持中长期全球竞争优势,全球出口有冲击但韧性犹强。另一方面,在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推动下,国内需求有望持续回升,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向好。往后看,随着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效能的持续传导,以及潜在政策的加码,国内经济的韧性有望延续。
  燕翔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5年经济工作任务的首位,并强调要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释放出促进消费、提振内需的强烈信号。近期,包括消费金融在内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落地,新一轮政策的协同发力将为消费市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A股估值较低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
  在燕翔看来,此次关税冲击表观上是美股大跌的催化剂,更深层次看,是美股过去多年蕴含风险的集中释放。按海外机构预期,未来10年美股年化收益率中位数或在5.8%附近,明显低于过去50年年化收益率(10.7%)。
  反观A股市场,燕翔认为,当前整体估值仍处在底部区域,而随着近年来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权益资产目前具有很好的投资性价比(体现在股权风险溢价ERP中)。
  据燕翔统计,截至4月3日收盘,Wind全A指数市盈率18.5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12.4倍),Wind全A指数股权风险溢价ERP为3.7%、处于历史82%分位数(ERP数值越高说明权益资产投资性价比越高),显示当前A股整体具有很高的投资性价比。
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基石,关系到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直以来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
  燕翔表示,从企业经营层面看,中国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近年来大幅提升。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共5856亿元,到2023年研发支出合计达到15593亿元,占营收比重大幅提升。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微观上是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质量的重要手段,宏观上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有重要意义。
  从公司治理看,燕翔表示,当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不断加强监管力度,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认识到,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履行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积极展示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绩效。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认可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价值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ESG投资理念在全球范围的推广,深刻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企业社会价值的认同。
分红回购不断增加提高投资者回报
  “分红回购是公司治理、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对于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以及投资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燕翔说,这不仅是因为分红回购是股票投资重要的直接收益来源,还能改善投资者的现金流,同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分红回购能够向市场传达盈利稳定以及企业价值被低估的积极信号。
  近些年A股上市公司对分红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燕翔表示,2010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金额不足3000亿元,2019年累计分红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到2024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金额已经超过了1.9万亿元;2024年的分红水平较2010年提升了554%。“我们预计2025年A股整体分红金额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从股息率的角度来看,以前一年底的市值作为参考指标,2024年A股股息率水平从2010年的1%提高到了2.2%。代表性指数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近年来也是持续提高。”燕翔说。
  在燕翔看来,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对股价的提振作用更大。A股回购与分红相比,2024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金额虽较前一年明显提升,但绝对值仅在1600亿元左右,远远低于同期分红水平,仅占2023年底A股市值的0.2%。横向比较A股和美股市场,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股息率与之基本相同,但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规模相差甚远。因此进一步大幅提升股票回购金额,是未来A股上市公司提升股东回报质量的重要方向。
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从国内外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看,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对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燕翔进一步说,包括有利于扩大机构投资者占比、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信心、有助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培育市场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等。
  2013年以来,我国养老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长线资金规模逐年提升,耐心资本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燕翔表示,2013年初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和企业年金实际运用余额分别仅为7.0万亿元和4906亿元,此后一路上升,截至2024年9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32.2万亿元,企业年金运用余额已达3.5万亿元。2013年我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1325亿元,而截至2023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同样大幅增长至3.0万亿元。2013年我国公募基金市场总规模仅为2.9万亿元,截至2024年12月份,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达32.2万亿元。2013年我国非保本理财规模为6.5万亿元,此后大幅扩张,截至2024年四季度已达30.0万亿元。
  “最近几年耐心资本入市相关政策制度在不断完善,鼓励耐心资本加大权益投资的措施纷纷出台、不断落地,预计将为后续A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燕翔称,2023年10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并对其投资管理提出了相关要求。2023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增加和调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股票类、股权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和30%,进一步提高了投资灵活度。2024年9月,为进一步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2025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要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增长10%;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自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对国有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全面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降低短期业绩权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