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不多,但
我爱我家(000560)终于盈利了。不过,若将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扣除后,
我爱我家的主业仍然亏损。
我爱我家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5.4亿元,同比略增3.7%;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41万元,涨幅达到1.1倍。在连续两年亏损后,
我爱我家终于再次实现盈利。
出售酒店资产助力扭亏 对于扭亏的原因,早在1月底的业绩预告中,
我爱我家就已经予以介绍:核心城市二手房交易回暖,费用控制、计提减值等影响减弱或者不复存在等都对公司盈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中,
我爱我家特意提到出售云南昆明的新纪元大酒店给公司盈利带来的正面影响。最终的年报显示,股权出售为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98.5%,这笔投资收益几乎贡献了
我爱我家的全部盈利。
2024年,
我爱我家的投资收益达到约1.1亿元,同比大涨2.3倍。在此之前的过去三年,公司投资收益都在3000万元左右,变化并不大。
需要说明的是,接盘方西藏云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于2024年1月19日注册成立,1月31日,
我爱我家宣布转让上述资产。
除了出售子公司帮助扭亏外,2024年
我爱我家非经常性损益为3199万元,较上一年的-9617万元增长了1.3倍。
资产管理业务毛利率连续三年为负 我爱我家有三大主业-经纪业务、新房业务和资产管理。新房业务无须赘述,即公司代理一手房买卖。经纪业务包括存量房即二手房买卖和租赁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是以“相寓”品牌为核心的长租公寓,这也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从时间上看,
我爱我家是于2022年开始发力这一业务的。这一年,相寓租金交易额 163.3亿,实现营收56.47亿,收入同比增长75.27%。这一年也是房地产下行的开始,按照
我爱我家的说法,在住房交易业务趋势整体下行的一年,相寓“表现出了极好的经营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为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构筑了防波堤”。
2023-2024年,
我爱我家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收57.6亿元和61.3亿元,同比增长了 1.9%和6.5%;占营收的比重基本接近一半,原本的主要收入经纪业务降至三成出头。
资产管理也是
我爱我家毛利率最低的业务,2024年其毛利率为-5.5%,之前两年分别为-6%和-5.4%,毛利始终亏损。

当然,
我爱我家的解释是,按照核算要求,资产管理部分收益计入了“资产处置收益”中,加回这部分收益后,2022-2024年这一业务实际毛利率为11.3%、13.3%和12.7%。
向前追溯疫情前的2019年,此时会计规则还未变化,
我爱我家资产管理也未大规模扩张。这时公司这一业务收入为18.7亿元,毛利率21.2%。这时,资产管理为
我爱我家贡献毛利约4亿元。
长租公寓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吗?2022年6月,
我爱我家成立上海相寓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相寓”),成立当年,公司营收18.6亿元,净利润1.4亿元。
2023年,
我爱我家将资产管理业务整合划入上海相寓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包含下属19家子公司。不过,这一年,
我爱我家并没有公布上海相寓经营情况。
最新年报显示,2024年,上海相寓实现营收66.4亿元,净利润1046万元。数十亿元的收入,仅实现略超1000万元的利润。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