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报季的徐徐展开,券商2024年末重仓股及持股变动情况也浮出水面。
作为专业的投研机构,券商通常也会通过自营盘买卖股票。由于在选股方面,券商具备较为深厚的行业研究和市场分析能力,因此历来券商重仓股也被市场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已有超过116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有8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券商身影。
牧原股份、
藏格矿业、
卫星化学暂列券商前三大重仓股。行业方面,券商偏好化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煤炭等行业,持仓市值居前。
券商现身87股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数据显示,目前已披露的1160余家上市公司年报中,有8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券商身影。
整体来看,上述87家上市公司券商合计持股数量达13.05亿股,持股市值为205.52亿元(以2024年末收盘价计算,下同)。
牧原股份、
藏格矿业、
卫星化学暂列券商前三大重仓股。行业方面,券商偏好化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煤炭等行业,持仓市值居前。
具体而言,从2024年末券商持仓市值排名看,除了
中信证券持有3.83亿股
中信建投股份(持股市值约98.58亿元)以外,
牧原股份乃券商第一大重仓股,
中信建投持有3697.24万股
牧原股份,持仓市值约为14.21亿元。不过,在2024年第四季度,
中信建投对
牧原股份进行小幅减持,相比2024年三季度末减持了43.1万股。
藏格矿业则暂居券商第二大重仓股,包括
招商证券、
广发证券、
申万宏源等3家券商合计持有4783.32万股
藏格矿业,持仓市值合计达到13.26亿元。相比2024年三季度末,上述三家券商操作方向略有不同,其中
广发证券增持23.71万股,
申万宏源新进
藏格矿业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广发证券则小幅减持了0.75万股。
排名第三的则是
卫星化学,
广发证券在其2024年年报中新进该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仓4642.52万股,持仓市值为8.72亿元,堪称重仓买入。
此外,
海螺水泥、
江中药业、
平煤股份、
江淮汽车、
振芯科技也是券商的重仓股,券商持仓市值均超过3亿元。
新进46股 从券商调仓来看,在这87只券商重仓股中,有46只个股是券商在2024年四季度新进的。除了前面提到的
卫星化学、
藏格矿业以外,
江淮汽车、
粤高速A、
赢合科技、
苏泊尔、
山东高速均为券商新进重仓股,且券商持仓市值都超过1亿元。
从券商增持情况看,截至目前,券商在2024年四季度对17只个股进行增持。其中,
平煤股份获
东方证券加仓约990万股,增持数量暂居第一;
振芯科技获
中信证券加仓约720万股,
华北制药获
财达证券增持约608万股;
ST盛屯、
江中药业也分别获得国泰
海通证券、
东方证券增持超300万股。
此外,也有一些上市公司,虽然券商仍位列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但在去年四季度有所减持。例如,
申万宏源减持约786万股
马钢股份,
中信证券减持约676万股
陕国投A,
中金公司减持超400万股
宏创控股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共有5只个股被多家券商共同持有,分别是
藏格矿业、
宏创控股、
ST盛屯、
古越龙山、
振芯科技。
头部券商持仓规模领先 头部券商截至2024年末的持股数量及持仓规模稳居前列。从截至目前的数据来看,“券商一哥”
中信证券现身20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剔除
中信建投后,合计持仓市值达11.84亿元。
中信证券的重仓股包括
振芯科技、
陕国投A、
赢合科技、
冀东水泥等等。
中金公司现身17家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仓市值达6.52亿元,重仓股包括
宏创控股、
山东高速、
古越龙山等等,持仓相对分散。
中信建投现身8家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仓市值达23.89亿元,持仓较为集中,重仓股包括
牧原股份、
新诺威、
节能风电等等。
国泰
海通证券则现身6家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仓市值达8.49亿元,重仓股包括
江淮汽车、沪宁高速等。
6家券商去年自营收入超百亿 目前,共有28家券商(含非上市券商)披露了2024年年报,其中超半数实现营收、净利实现同比“双增长”。从各券商的营收构成来看,自营业务成为影响上市券商营收表现的“胜负手”。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8家券商中,有20家券商的自营业务营收占比超25%,其中5家自营业务营收占比超40%。
从自营业务规模来看,2024年共有6家券商自营业务净收入超100亿元,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金公司;此外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的自营业务净收入均超70亿元。 从自营业绩的同比变动来看,包括
红塔证券、国投证券、
南京证券、
东兴证券、
广发证券、
东方证券、恒泰证券等诸多券商2024年自营业务净收入实现100%以上增长;东海证券、
华林证券的自营业绩也大幅改善。不过,也有一些券商自营业绩“滑铁卢”,比如,
中原证券2024年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减少68%,
国联民生证券的自营业务净收入则下滑21%。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