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晚,
博世科公告披露,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化集团”)拟取得公司控制权,公司实控人拟变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广西国资委”)。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作为广西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博世科近年来控制权变更频繁。目前,公司控股股东为宁国市国有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宁国国控”),实控人为安徽省宁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宁国市国资委”)。
此次,南化集团将通过表决权委托过渡后,以增发的方式入场。“整体来看,此次广西国资委入场‘方案’设计得比较科学。”有长期关注并购的业内专家向记者直言,以增发方式入场,或有两方面考量:一方面增发价格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面对
博世科资金紧张现状,有利于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
南化集团拟定增入主博世科 因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一周后,
博世科所言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行业”交易对手方终于浮出水面。
博世科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宁国国控,公司创始团队王双飞、宋海农、杨崎峰与南化集团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约定宁国国控、王双飞、宋海农、杨崎峰将其持有的
博世科22.95%股权对应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全权委托给南化集团行使。
表决权委托协议生效后,南化集团成为实际支配
博世科最多表决权的主体,并取得公司控制权,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广西国资委。
但表决权委托只是南化集团入主
博世科的第一步。南化集团将在取得
博世科控制权后,积极按照上市公司披露的定增预案推动实施定增,进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进一步巩固控制权。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同日晚间,
博世科披露的2025年度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以3.69元/股的发行价格,向南化集团发行不超过1.61亿股股份,募资不超过5.91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定增完成后,南化集团将直接持有
博世科23.08%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前述表决权委托协议终止,公司实控人仍为广西国资委。
“目前,广西国资对资本市场布局持积极态度,此次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尤其是从广西‘走出去’的企业,并不意外。”前述业内人士说。
回溯来看,此时距离宁国市国资委入主
博世科,仅一年半。更早之前,广州市政府也曾做过
博世科实控人。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博世科股权结构显示,此次表决权委托生效前,广州环投持股18.57%、宁国国控持股9.78%;广州环投所持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已委托给宁国国控。最新表决权委托生效后,广州环投所持股份表决权将恢复。同时,为避免未来可能发生控制权分歧,广州环投出具了不谋求公司控制权的承诺函。
产业协同、资源整合值得关注 1月21日,受此消息提振,复牌后的
博世科开盘涨停。“南化集团与
博世科业务之间具有协同性,后续产业协同、资源整合动作值得关注。”前述业内人士说。
资料显示,
博世科主营业务包括水处理、土壤修复等环境综合治理业务及专业技术服务等。
近年来,面对行业竞争加剧等外部环境变化,
博世科积极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将业务重心聚焦在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工业领域。截至2024年4月下旬,
博世科在手工业类设备供货订单金额约19.18亿元(含已中标),该类订单主要客户均为国内外造纸龙头企业。
再看此次拟入主的南化集团。公司曾是全国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基地、华南最大的氯碱企业。南化集团背后的
北部湾港务集团是广西的经济支柱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显著优势。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显示,南化集团在取得
博世科控制权后,将积极为公司引入有效的技术、市场及产业协同等战略资源,提升上市公司产业竞争力。
博世科亦将利用公司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研发优势,加强南化集团和公司的战略、区域、资源协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南化集团拟以现金认购
博世科股份,并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也有利于公司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抗风险能力。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
博世科资产负债率为77.50%,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博世科在公告中称,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过程中项目建设及经营的资金需求,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资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南化集团将协助公司拓宽融资渠道或在取得所需内外部审批后提供资金支持。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就近年来
博世科业绩表现来看,公司盈利能力欠佳。2023年,
博世科实现营收20.0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1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9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723.48万元。2021年度和2022年度,
博世科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5.19亿元和4.48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