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年初的持续反弹后,近期大盘波动开始加大。随着行情震荡的加剧,市场热点分化明显,赚钱效应有所下滑。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进入年报披露期后,市场谨慎情绪有所抬头,资金观望气氛浓厚。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可以转向防御,对安全边际较高的公用事业、农业、医药等板块适当布局。
公用事业:行业具备较强防御性 相对稳定的业绩和分红,使得公用事业板块被定义为防御性行业。有分析认为,行业盈利处在改善周期当中,公用事业防御性仍有较强价值,更强的确定性和乐观的盈利增长前景有望成为相关公司股价表现优异的关键。
对于2025年,电力现货市场的进一步推进及电力企业的资产并购重组是行业发展的两大重要趋势。
山西证券分析师胡博指出,目前电力现货市场进展提速,火电在现货市场博弈中具备优势。从发电层面来看,火电相较于其他电源具备更高的调节灵活性,因此能够在高价时段多发电,低价时段少发电,灵活调整发电策略以应对价格变化。因此仍看好火电在现货市场推进中的相对经济性。此外,在“并购六条”影响下,电力国企并购与重组持续升温。五大电力集团仍有高比例电力资产未注入上市平台。通过梳理可得,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大唐集团仍有 39%、67%、27%、63%、40%电力装机未注入上市平台。后续重点关注并购或重组带来企业估值空间提升,以及优质资产注入带来盈利能力增长。
东北证券分析师廖浩祥则表示,结合全球前三次产业革命特点,预计欧美就业及有效需求压力将加大,从而影响化石能源需求,而中国由于具备多重优势,经济有望持续健康发展。考虑到全球化石能源需求或将减弱,相关能源价格或稳中有降,叠加国内电力及燃气需求有望受益新一轮产业革命持续较快增长,下游行业如火电、燃气板块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火电相关上市公司如
建投能源、
华电国际、
浙能电力等,以及燃气相关上市公司如
新奥股份等。
潜力股精选 华电国际(600027)
盈利能力改善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实现毛利率9.09%,同比提高了2.17%;净利率为7.12%,同比提高了1.69%;实现归母净利润51.56亿元,同比增长14.63%。
天风证券指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中国华电购买其持有的江苏公司80%股权,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华电福瑞收购上海福新51%股权、上海闵行100%股权、广州大学城55.0007%股权、福新广州55%股权、福新江门70%股权、福新清远100%股权,向运营公司收购贵港公司100%股权。根据公告,本次拟注入标的资产合计在运装机规模约为1597.28万千瓦,占
华电国际现有控股装机规模5881.53万千瓦的比例为27.16%。
浙能电力(600023)
双主业转型升级 公司是浙能集团旗下火电业务唯一整合平台,这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公司主要从事电力销售、蒸汽销售和综合能源服务等业务,深耕火电同时切入新能源高端装备业,向“火力发电+新能源制造”双主业转型升级。华福证券指出,公司入股中来进军光伏,切入新能源高端装备业,公司“双主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公司不断深化与
中来股份的产业协同,全力推动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公司2023年随着动力煤价格逐步回落,实现扭亏为盈,业绩创近五年新高。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37%,预计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望持续增长,业绩向好未来可期。公司历史分红持续稳定可观,业绩向好奠定了可观的分红基础,未来有望继续高比例分红。
皖能电力(000543)
机组投产放量可期 公司为皖能集团下电力主业资产的整体运营平台。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省调火电装机容量为4178万千瓦,其中
皖能电力控股在运的省调机组装机容量占据了22.8%,位居省内第一。此外,2019年公司参股神皖能源,增加权益装机容量约500万千瓦,另外也参股淮北涣城发电有限公司、中煤新集利辛发电有限公司、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等优质煤电资产。
西南证券指出,长期来看,火电作为可调节性能源有望享受溢价,伴随现货市场交易运行的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定价有望逐渐理清。据测算,预计公司全年有望实现辅助服务收入1亿元,公司盈利有望多元化带动稳定性提升。
新奥股份(600803)
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公司上游气源供应稳定,810万吨/年长协预计于2025年及以后开始交付。从需求端来看,公司国内平台客户主要为大型玻璃厂、陶瓷厂、电厂、化工厂等非城燃用户。测算“十五五”期间非城燃用气复合增长率为4.2%至6%,增长空间较为广阔。国外方面,公司签约长协以FOB(船上交货)为主,能够灵活调整交易对手与运输计划:在欧洲需求转弱后转向存在需求增量的市场,可确保在手长协及时卖出;在需求旺盛时灵活选择交易对手,可实现价差最大化。此外,公司采取实纸结合的交易模式,有助于提前锁定利润,对冲价格风险。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从其他业务看,舟山接收站利用率对比全国平均仍有提升空间,随着处理量的增长,接收站盈利有望持续增加;智家业务存量客户渗透率有望提升,成长空间较为广阔。
农业:种业头部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15次提及“粮食”,强调“国家粮食安全”,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对于生物育种,文件定调“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鉴于转基因种子增产效果显著,随着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性提升以及粮食增产的重心转向“大面积提单产”,
天风证券分析师吴立预计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有望加速,头部种企凭借领先的转基因储备有望显著受益。
中泰证券分析师姚雪梅表示,种业是农业板块中的科技先锋,相对其它农业细分赛道低研发、浅壁垒、同质化的大宗特征,研发投入大、政策壁垒高、品牌认同强是种业展现的科技特征。长期来看,种业的竞争源自技术的竞争,海外经验提示未来的种业龙头必然也是优秀的科技企业。业绩承压但估值有继续修复的空间,优质头部公司或先于行业探明底部。
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种业振兴。技术提升、政策完善推动种业振兴显成效。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林逸丹指出,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已经开启,可助力我国粮食安全大计。新技术应用推动种业格局进一步改善,品种竞争力强、技术储备领先的公司有望受益。同时,国家支持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头部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布局和持续的收购并购,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
隆平高科、
荃银高科、
丰乐种业、
大北农等。
潜力股精选 隆平高科(000998)
转基因应用值得关注 公司杂交水稻种子业务全球领先。在隆两优、晶两优系列品种稳健增长的基础上,新锐品牌玮两优、臻两优等大单品快速崛起,已经跻身全国领先品种序列,带动整体销售业绩增长态势强劲。预计新品种系列有望助力公司杂交水稻种子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公司玉米种子基础扎实,转基因应用是重要看点。公司裕丰303、中科玉505全国推广面积分列第一和第三。转基因技术为杂交玉米的产量提供明显助力。公司是国内首批获得审定的转基因玉米品种的企业,且品种数量多、占比高。2024年转基因玉米种植过程中,公司高质量转基因品种受到市场欢迎。预计随着转基因玉米在国内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具备转基因玉米核心品种优势的
隆平高科,有望迎来市场占有率的加速提升,为公司带来较强的业绩增量。
荃银高科(300087)
商业化有望加速 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至1.5亿元,同比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天风证券指出,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0.6亿元,同比增长20.1%。在生物育种领域,公司作为先正达种业板块的重要成员,积极开展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资源储备,合作选育的荣玉8K等3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已于2024年9月正式获得农业农村部审定通过。此外,公司第一大股东先正达的种业板块拥有中种科技、三北种业、金稻种业等资产;其在国内首次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应用于商业化育种,2023年实现种业收入306亿元。公司背靠大股东优质资源,品种研发、区域拓展路径明确,有望加速转基因品种研发及商业化。
大北农(002385)
种子布局值得关注 公司转基因研发方向聚焦抗虫和耐除草剂两大方向,品种以玉米和大豆为主,其他作物品种转基因研发也在加速。公司4个玉米性状产品 (DBN9858、 DBN9936、DBN9501、DBN3601T)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抗虫效果良好,耐草甘膦性状表现突出。2024年转基因性状许可模式商业化已落地运行,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性状许可费已进行相关收款和收入确认。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公司的种子业务由全资子公司创种科技及下属控股子公司金色农华、丰度高科、云南大天、北京
大北农生物等组成。公司在玉米种业研发上采取“N+1”策略,公司与头部科研单位、高校组建联合攻关团队。种子销售收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登海种业(002041)
长期优势明显 公司面对竞争激烈的种子市场和逐渐下滑的粮食市场大环境,积极发挥品牌优势,依靠玉米种子产品多年来优良的市场表现力,强化营销力度,保持了核心主业的基本稳定发展趋势。
太平洋证券指出,国内转基因玉米种植已经由试点示范阶段进入到扩面提速阶段。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广面积将加速扩大。随着转基因玉米种子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种子行业将迎来增量市场空间,龙头企业凭借品种优势有望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公司较早地与
大北农等国内先进转基因性状公司开展深入合作,现有多个转基因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审,先发优势明显。从中期来看,随着与性状公司合作的持续深化,依托自身出色的玉米杂交育种优势,公司有望继续引领转基因种子时代的品种换代升级,进而分享行业门槛提高带来的份额提升红利。
医药医药::关注成长性较好的细分领域
2024年在医药综合政策影响下,医药行业持续经历集采出清、创新拉动的新旧动能切换过程,同时叠加宏观因素影响,营运效率普遍下降,医药板块经历3年多的调整,2025年创新驱动更加乐观。
兴业证券分析师孙媛媛表示,随着政策持续支持创新药发展,具备差异化属性的创新药有望在国内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包括更快的审评审批速度、医保定价的支持、药品进院速度的支持、DRG等除外支付政策的支持、多元化支付体系的支持等。当前,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仍是板块两条核心主线,“创新+国际化”仍是核心关键词。
有分析还指出,医药板块前期承压,但转机已经在孕育之中。随着老龄化程度持续、居民医药消费稳定扩张,以及行业诊疗量持续恢复,医药的长期成长逻辑依然清晰,整体基本盘稳定。同时,公司医药分红和股息水平持续上升,红利属性增强。随着政策预期反转,控费中蕴含转机,边际改善成为可能。
板块机会方面,孙媛媛建议重点关注具备较好成长性和产业逻辑的细分领域。首先是重点关注创新药,以及基本面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同时,随着DeepSeek等技术发展,AI医疗已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外,医疗器械在2025年亦有望迎来改善;若2025年经济基本面预期转好,消费医疗领域也有望实现回升。建议关注百济神州、
恒瑞医药、
药明康德、
爱博医疗、
同仁堂等。
潜力股精选 百济神州(688235)
全年经调整利润转正 公司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72.14亿元,较上年同比上升56.2%;归母净利润亏损49.78亿元,亏损同比减少25.9%。去除了股份支付费用、折旧及摊销费用等非现金项目影响后,经调整的营业利润达5.28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基于当前业务发展态势,公司对2025年业绩作出积极展望,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将达352亿元至381亿元,增长动能主要来自百悦泽在美国市场的持续领导地位、欧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加速渗透,以及产品组合优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预计毛利率将维持在80%—90%的中高位区间。在研发与运营投入方面,公司2025年的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总和预计为295亿元至319亿元。
恒瑞医药(600276)
增长进入新加速期 公司在2007年至2020年的14年间净资产收益率维持20%上下小幅波动,展示公司强大的经营能力和优秀的投资回报率。伴随着2021年至2024年集采、核心产品医保谈判等因素扰动触底,创新药持续放量,公司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三季度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恢复。
浙商证券指出,公司一直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速,充分显示公司在政策演变中的较强韧性。看好公司2025年开始的创新及国际化加速,CDK4/6、PD-L1、海曲泊帕、JAK、 HER2ADC、 IL-4R、GLP-1等大单品或适应症的陆续商业化,驱动公司进入收入增长新一轮加速期。
药明康德(603259)
在手订单快速增长 公司主要为全球制药、生命科学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是为数不多的“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服务范围涵盖从概念生产到商业化生产的整个流程,服务区域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及全球其他区域。
中原证券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02亿元,同比下滑6.23%;实现归母净利润65.33亿元,同比下滑19.11%。公司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73.4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0.05%。公司新增超过800个客户,活跃客户超过6000个,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438.2亿元,同比增长35.2%。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客户收入112.2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23.1%。
爱博医疗(688050)
主营业务整体稳健 公司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R)于2025年1月7日获批上市,相较于市场同类产品,其可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方正证券指出,2024年公司“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普诺瞳”角膜塑形镜等收入同比保持增长,隐形眼镜、护理液等视力保健产品持续快速增长,营收占比进一步提高至30%左右,主营业务整体稳健。目前,公司隐形眼镜业务在产能加速爬坡的驱动下已实现扭亏盈利,随着蓬莱、天眼新增产能的相继逐步释放,以及2024年10月底定向发行股票募资拟建设的2.52亿片隐形眼镜及5亿套公母模后续落地,有望驱动隐形眼镜业务提质增速发展,并实现自研硅水凝胶隐形眼镜商业化,开始抢占高端市场,在人工晶体集采常态化环境下,带动整体业务提速增长。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