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带帽”!10万股民傻眼,襄阳轴承最新消息,000678最新信息

《 襄阳轴承 000678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闪电“带帽”!10万股民傻眼
2025-03-19 19:11:00
周三(3月19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两市全天成交额1.4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32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1%,深成指跌0.32%,创业板指跌0.28%。
  板块方面,电力、银行、脑机接口、黄金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CPO、游戏、PCB、算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基金公司:市场焦点逐步转向业绩
  上证指数周三小幅调整,午盘一度上冲挑战3440点未果,整体仍位于3400点上方,从风格上看,全天大票表现强于小票。
  有市场观点认为,小票走弱主要受北证50大跌近3%影响,后续关注该指数的走势,同时关注风格切换。
  富荣基金认为,在权益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上证指数创下了年内新高。同时市场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的转换,消费等顺周期板块表现强势。地方生育政策的出台以及促消费会议对消费板块形成了较强的催化作用。然而,对于消费等顺周期板块而言,后续究竟是趋势性机会,还是科技成长资金短期拥挤后的高低切换,仍需进一步观察政策落地的力度以及行业数据的复苏情况。短期从日历效果来看,临近4月的财报季,市场关注焦点将逐步转向公司业绩。在行业内部,更应关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有产业进展或者业绩落地的公司。
02
低空经济牛股突发“带帽”
  低空经济“牛股”新研股份的10万多股民傻眼了。
  3月18日晚间,新研股份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5年3月20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新研股份”变更为“*ST新研”,3月19日(星期三)开市起停牌一天。
  根据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期末归母净资产为-2.71亿元,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上市规则》第 10.3.1 条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若上市公司出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的情形,其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叠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两大风口带动,新研股份在2024年9月到11月期间,公司股价累计最大涨幅曾接近翻倍。
03
2024年年报:公司亏损额扩大
  公开资料显示,新研股份是专业从事农牧机械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15年通过收购四川明日宇航,进入了航空航天飞行器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农机+军工”双主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新研股份曾表示,聚焦“航空飞行器结构件”、“航天飞行器结构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结构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因此也一度沾上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两大风口。
  不过强预期背后是弱现实。3月18日新研股份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65亿元,同比减少44.1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3.19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33亿元,亏损扩大;基本每股收益为-0.2181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901元。
  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03亿元,同比减少4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41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3690.65万元,亏损额扩大。
  对于亏损原因,公司表示,2024年度,公司仍然以“农机+航空航天”双业务为主营业务体系,导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历史债务过重和资金压力等内因影响,叠加行业政策和产业周期性调整影响等外部不利因素,公司本年度航空航天业务复苏不及预期,农机业务下游及终端景气度不足,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降,未能实现扭亏为盈。
04
机器人再掀涨停潮
  周三A股机器人概念股再掀涨停潮,有趣的是市场聚焦“机器人轴承”股。襄阳轴承再度涨停,近14个交易日迎来9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超117%。
  襄阳轴承最新公告称,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轴承及其零部件的生产、科研、销售及相关业务,主要产品为汽车轴承、等速万向节等,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汽车轴承专业生产基地之一。截至目前,公司暂无机器人轴承的市场应用。
  除了襄阳轴承外,长盛轴承万达轴承最近也走出了大涨行情。有意思的是,南方精工今天涨停,迎来两连板,该股曾用简称“南方轴承”。
  宝塔实业涨停,该股曾用简称“西北轴承”。双飞集团今天迎来20%涨停,公司全称为“双飞无油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关节能够实现旋转与线性运动,这背后离不开轴承的关键作用。轴承主要分布在人形机器人减速装置以及关节的连接部位,为机器人的灵活运动提供支撑。
  上海证券研报称,近期国内外机器人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入局者明显增多。华为、字节跳动、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后续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