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晓玉
近期,多家券商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获准发行次级公司债券。
2月12日,
财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财达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3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次级公司债券是一种介于普通债券和股权之间的融资工具,具有较高的风险收益特征。由于其清偿顺序位于普通债券之后、股权之前,次级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普通债券,能够吸引追求较高收益的专业投资者。对于券商而言,发行次级公司债券不仅可以补充资本金,还能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除了
财达证券外,还有多家券商发行次级公司债券。1月10日,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收到上交所出具的无异议的函,公司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50亿元的次级公司债券。
2024年12月14日,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东北证券”)公告称,公司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发行次级公司债券和短期公司债券的批复。根据批复,
东北证券获准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80亿元的次级公司债券,以及面值余额不超过50亿元的短期公司债券。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利率处于低位,为券商发债融资提供了低成本机遇。因此,近期券商密集发行次级债是政策支持、资本需求与市场环境共振的结果。这一方面有助于券商补充资本金、提升行业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也需警惕长期债务累积与资本效率之间的平衡问题。投资者在配置时需谨慎考虑,结合债券发行条款、发行人资质及市场流动性等因素综合判断。同时,券商自身也应在扩张中强化风险管理,避免陷入“规模陷阱”。
2025年至今,券商发债融资活动非常活跃。除了次级公司债券外,多家券商还发行了公司债券、短期公司债券等,以补充资本金,支持业务发展。胡麒牧表示:“券商近期密集发债融资,一方面反映出券商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积极布局各项业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券商在资本实力、风险控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低利率环境也降低了券商的融资成本,使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支持业务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