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频吹,自动驾驶出租车加速,黑芝麻最新消息,000716最新信息

《 黑芝麻 00071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暖风频吹,自动驾驶出租车加速
2024-07-30 07:55:00
百度“萝卜快跑”,频繁上热搜。
  这段时间,Robotaxi,即自动驾驶出租车,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相关股票接连涨停,玩家加速涌入。
  据统计,过去一年,文远知行、黑芝麻智能等数十家国内自动驾驶企业申请IPO。
  小马智行、AutoX等企业,也在猛推Robotaxi落地。
  一众玩家之中,有一位低调的实力选手。早在2016年,滴滴就组建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门,布局早,团队规模也不小。
  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拥有850多名自动驾驶领域专家。在上海、广州和北京,组建200多辆自动驾驶测试车队。
  早就开始在自动驾驶布局的滴滴,一直在投入。
1
两城落地
  上海和广州,是滴滴自动驾驶目前落地的两座城市。
  在2023年开放日上,滴滴自动驾驶称,最新版的滴滴出行App,已经可以在上海、广州的指定区域内,实现混合派单。
  着眼于大规模的网约车运营场景,滴滴自动驾驶打造了首个自动驾驶自动运维中心——慧桔港,能自动化满足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需求。慧桔港落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上海。
  自动驾驶的落地,离不开政策开放、支持。
  以广州为例,广州政策开放、市场空间大,助力滴滴发展Robotaxi业务。
  早在2021年,在花都区政府的支持下,滴滴自动驾驶落地广州。
  到了2023年3月,其获得首批广州智能网联示范运营资质,在花都区开启商业化运营。
  广州滴滴用户,可在App出行一栏中,找到“自动驾驶”服务。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车辆,驾驶位均配置安全员,运营时间及范围都有限制。
  广州所在的大湾区,网约车市场发达。如祺出行招股书显示,按照2023年的交易额计,大湾区占中国出行服务市场总市场份额的15.2%。
  在一个足够庞大的市场里,小规模试点,可降低对司机的影响,阻力更小
  在业务进展上,滴滴还与广汽集团合作,共同发布无人驾驶新能源量产车项目——AIDI计划。资本层面,2023年,滴滴自动驾驶拿到广汽不超1.49亿美元的投资。
  今年4月,“安滴科技”成立,其注册资本为4.2亿元,由滴滴自动驾驶、广汽埃安共同出资,联合推出Robotaxi
  据悉,这是L4自动驾驶公司和车企为了打造Robotaxi量产车,在国内成立的首家合资公司。
  安滴首款L4自动驾驶车型,已完成产品定义,计划明年实现量产。
2
低调布局
  滴滴重视自动驾驶业务,并给予其足够的空间。
  2019年,滴滴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由滴滴联合创始人、CTO张博,担任该公司的CEO。
  “滴滴拥有大量的出行场景,这对于优化自动驾驶算法和提高车辆的智能化水平,非常重要。”
  易观人工智能行业分析师杨旭称,其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以及强大的运营能力
  基于上述优势,滴滴自动驾驶备受投资人青睐,获得软银、广汽集团等机构注投资。其累计融资额超过11亿美元。
  相较同行,进度偏慢。在武汉一城,萝卜快跑就有400多台在运营车辆。和其他玩家相比,滴滴自动驾驶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推进自动驾驶。
  “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度,确实比百度萝卜快跑慢一些,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的运营模式不同。”
  杨旭分析道,滴滴侧重于平台运营和用户服务,重心在于提高网约车服务的效率和用户体验;百度注重研发,在技术上投入大量资源。
  网约车行业观察人士刘政表示,很多司机担忧,无人出租车会抢走订单。也有行业人士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两种状态将会共存。
  此外,诸如安全员这样的“新”角色,也在自动驾驶行业逐渐兴起。自动驾驶同样需要人,来完成更专业的工作。
3
暖风频吹
  一年来,滴滴重新排兵布阵,调整自动驾驶业务。去年9月,滴滴自动驾驶,分拆货运业务KargoBot(卡尔动力)。
  企查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卡尔动力融资超10亿元。
  这家公司做的是无人驾驶货运业务,相较载人,落地限制更少。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滴滴已经在做相应准备。这类持续投入资源、提升技术的公司,有望吃到大蛋糕。
  另外,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暖风频吹。
  比如近期北京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
  政府支持下,Robotaxi有望加速发展,若要大规模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
  “放开在路上跑,技术水平还不够。”刘政说,武汉用户乘坐无人车,更多是尝鲜,在路况复杂的一线城市,普及难度更大。
  据如祺出行招股书援引沙利文数据,Robotaxi的大规模普及时间,要到2026年,那时,成本约2.1元╱公里,接近有人驾驶的2.0元╱公里
  上述预估的时间点,有赖于自动驾驶技术迭代,以及政策、法规持续支持。
  机会仍在,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时代,滴滴要想坐稳头把交椅,这两年要做好技术布局。
(文章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暖风频吹,自动驾驶出租车加速,黑芝麻最新消息,000716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