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深度调整,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均跌超3%,上证指数跌破3400点,沪深300也失守4100点。超4900只个股下跌,市场成交萎缩至1.87万亿元,此前连续7个交易日成交超2万亿元。

盘面上,仅ST、银行、保险等少数板块微幅飘红,前期热门的光刻机、通信设备、国防军工、芯片等板块大幅回调。

数据显示,家用电器行业获得逾4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非银金融、银行均获得逾20亿元净流入,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也获得超亿元净流入。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则大幅净流出逾81亿元,电力设备净流出逾58亿元,国防军工净流出逾47亿元,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通信等行业也净流出超30亿元。
市场焦点方面,前期爆炒的热门股大面积退潮,
红宝丽、
中国长城、
中国卫通、
海立股份、
黑芝麻等逾40股跌停或跌超10%,其中26只跌停。此外,
聚星科技、
长盈通、
纳科诺尔、
唯赛勃等盘中也激烈震荡。


港股市场也跟随大跌,恒生指数盘中跌逾2%,创近2个月来新低,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一度重挫逾3%,同样创近2个月新高。金涌投资、国际永胜集团等涨幅居前,万华媒体、喆丽控股、中国唐商等跌幅居前。

商品期货市场也绿油油一片,碳酸锂主力合约、玻璃主力合约均放量重挫超3%,沪锡、花生、白银、生猪等逾10个品种主力合约大跌超2%。
甚至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也一度跌逾2%,收盘微幅上翘,报收于593.1元,跌1.95%,距离10月底的历史最高点合计跌去逾7.25%。

展望后市,
中金公司指出,当前A股处于历史上较为活跃状态,新增投资者以及融资盘是近期主要增量资金,而从数据推断存量机构投资者在此前上涨普遍并未来得及大幅提升仓位,市场从资金面角度可能有较好的承接力量,有望支持市场震荡走高。但考虑到前期累积涨幅较大,主要指数临近前期高点和交易密集区,若出现资金短期集中获利回吐难免导致指数波动,这也是历史上震荡整理期的正常现象,不改中期趋势。
国联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处于从流动性拐点向基本面拐点缓慢过渡的状态,和2019年、2020年类似。如果将A 股市场历次底部进行复盘,不难发现在2019年前,每一轮市场的底部往往伴随上市公司利润增速的拐点,而2019年、2020年、2024 年三次市场底部的形成则是在货币底部形成后就已经产生,距离基本面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从2019、2020年的市场经验看,市场或在此期间开始宽幅震荡,风格再平衡。
申港证券也表示,随着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距离各自10月8日的高点越来越近,其压力从理论上来说也是越来越大,市场短期的震荡或是主旋律,注意近期市场波动加大的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