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0.301236&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指以0.66%领涨。两市成交额为1.2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850亿元。盘面上,商业百货、家电、有色金属表现强势。概念方面,CPO、盲盒经济、退税商店领涨。相反,芯片、人形
机器人、白酒、军工回调明显。
01 550亿龙头跳空大涨 具体看个股,
软通动力周四以8.22%大幅高开,盘中一度大涨超15%,收盘时涨幅为8.22%。2024年9月24日以来,
软通动力累计上涨58.11%,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涨幅为18.29%。
02 A股首发人形机器人? 软通动力1月15日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将于1月16日发布公司的首款人形
机器人。1月16日,
软通动力发布了旗下首款交互与教育双足
机器人天鹤C1,定位科研教育和交互服务场景。
部分媒体表示,这是A股市场第一家发布人形
机器人的上市公司。而目前A股市场上的人形
机器人概念股多以零部件制造公司为主。
不过在南财快讯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
软通动力,询问公司是否为A股首发人形
机器人的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大家对‘第一’的定义和理解可能不同。”
公开资料性显示,
软通动力进军人形
机器人并不意外。去年7月3日,
软通动力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另外在2023年年报中,公司在研发投入及相关项目中明确提到
机器人:在一体机研发项目中,公司在国央企推出财务非银企直连AI
机器人;在教育领域推出教育一体机产品与解决方案、RPA教育标准课件并具备培训能力。
03 赛道持续火爆 近来,人形
机器人赛道持续火爆,概念指数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0%。其中1月7日至1月14日还录得6连阳,累计大涨21.6%。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836531368149520382_w1080h1630.jpg)
板块中也牛股辈出。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月以来,人形
机器人板块中的
骏创科技大涨74.55%,
五洲新春大涨62.83%,
震裕科技大涨53.53%。整体而言,人形
机器人板块的71股,有59股1月以来累计上涨,占比约83%。其中31股累涨超10%,11股累涨超20%。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611893335558178093_w504h543.jpg)
近期有关于人形
机器人的消息也持续出现。比如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CES2025期间发表了演讲,并携国内外共14款人形
机器人亮相,其中有6家中国
机器人企业。
还有马斯克给出了旗下人形
机器人Optimus产量的乐观指引。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的人形
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约生产5万-10万个人形
机器人,然后在2027年再增加10倍。
04 人形机器人空间广阔 展望未来,已经有机构喊出人形
机器人产业有万亿空间。据麦肯锡报告最乐观预测,长期来看全球人形
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120万亿级别,是一个崭新且空前庞大的蓝海市场。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BCC数据显示,目前全球
机器人市场价值约为78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将达到1650亿美元。高盛也在最新报告中大幅上调了对人形
机器人市场规模的预期,预测到2035年,人形
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是此前预测的60亿美元的6倍多。
我国的
机器人产业增速有望更快。
申万宏源指出,《“十四五”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十四五”
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五年累计增速翻倍,
机器人是未来五年营收和密度将有翻倍空间的细分领域。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形
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如重庆、杭州等城市的相关政策。
国海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人形
机器人供给侧繁荣,产业发展掀起投融资热潮、入局者多元,包括
比亚迪、
宁德时代、
赛力斯等新能源制造头部企业,以及ICT大厂华为和头部互联网厂商等,或将持续带动产业繁荣。需求侧,未来人形
机器人或将实现三大主要场景的有节奏导入,高阶智能化水平下市场规模超万亿。
中信证券则认为,英伟达在具身智能即
机器人的投入在层层加码。一方面英伟达作为“卖铲子”的环节会加速下游
机器人本体的进步,另一方面,大厂的all in态度也有望激发科技圈对
机器人的投资内卷,从而引爆行业热度。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章来源: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