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申新材2025年一季度扭亏为盈 运营质效持续提升,恒申新材最新消息,000782最新信息

《 恒申新材 000782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恒申新材2025年一季度扭亏为盈 运营质效持续提升
2025-04-17 14:16:00

  日前,恒申新材(000782)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万元—150万元。这也是恒申新材自2024年变更控股股东后,单季度同比和环比均实现扭亏为盈。
  资料显示,恒申新材是一家集锦纶6聚合、纺丝、织染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主要产品为锦纶6切片、锦纶6民用丝以及纺织印染布。2024年,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引入间接控股股东恒申集团,为公司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及产业经验,优化公司战略规划,增强公司资金实力。公司调整组织架构,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费用支出。面对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存货周转、扩大出口,提升毛利率,带动毛利回升。
  根据公司近期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2.54亿元,同比增长15.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223.54万元,同比减亏5006.49万元。
  年报显示,2024年,恒申新材运营管理多点突破,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在采购端,公司通过向行业领先企业进行价格对标、优先使用国产辅材替代、优化采购策略等方法,降低原材料、能源采购成本;在生产端,公司产销协同,生产效能提升,锦纶6切片产量达18.44万吨,同比增长6.86%,锦纶6长丝产量达7.68万吨,同比增长5.66%。
  在销售端,恒申新材统筹三地子公司纺丝销售,根据市场波动及时调整售价。同时把握出口优势,加大产品在境内外市场推广及销售力度。锦纶6切片销售金额同比提升19.49%,锦纶6长丝销售金额同比提升9.26%。境外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53.86%,较好应对了国内聚合产能大量释放带来的市场竞争,境外业务已成为公司增长新引擎。
  在费用端,公司优化管理模式,加强可控费用支出管理,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26%。业务结算上,根据业务需求,公司灵活调整资金结算方式,降低业务融资成本,定向增发融资近6亿元,并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综合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1.28%。
  作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资深副会长单位,恒申新材设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产学研”合作上,公司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五邑大学等多家著名高校展开项目合作,目前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达9项。公司近十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33项。
  年报显示,恒申新材原液着色纤维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纳米杂化技术及其在聚酰胺6纤维中的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细旦高强聚酰胺6纤维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产品细旦高强聚酰胺纤维成为国家应急产品的特殊材料并得到大量应用。
  在产品开发进展方面,公司温致变色和高熵弹性纤维新材料项目均通过博士后项目中期考核。持续优化多功能聚酰胺纤维产品,防霉/抗菌功能纤维成功应用于江门市中小学校服面料。此外,复合纤维,包括尼拉和皮芯等纤维品种开发,经前期研发和推广,核心品种质量逐步提升,并获客户试用后认可,为公司新品后续产业化提供基础。
  重大项目方面,恒申新材“高性能聚酰胺差异化纤维智能制造项目”于2024年9月开始正式动工,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29亿元,目标打造10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生产线,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实现自动化及智能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柔性生产能力,保障长效稳定生产,同时适应小批量、定制化市场需求;通过聚焦高档差别化锦纶长丝,突破传统大宗化纤市场,向高端特种纱线领域转型,满足高附加值产业需求,增强对原材料供应和终端市场的议价能力。
  展望2025年,恒申新材表示将大力推行纤维面料化和面料品牌化战略,以珠三角、出口为中心,延链行业应用,针对高端市场开发出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锦纶产品,通过全球化布局,拓展海外市场,把产业链延伸至国外。同时构建品牌新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盈利空间,全力推进新项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