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国
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携手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举行总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签约活动。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这是广东省属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将重点投资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链中的科技型、制造业核心企业。预计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目前已储备拟投资项目10余个。
广东工行、工银投资、恒健控股三方签约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
从试点城市到所在省份 AIC股权投资试点再扩围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即AIC)长期以来主要是指从事银行债权转股权及配套支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17年,我国注册成立“五大”AIC,母公司为工、农、中、建、交五个国有大行,成立之初主要为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和企业杠杆率较高等问题,以“债转股”业务为主,至今已八年。
自2021年起,开始在上海试点AIC股权投资业务,随后在2024年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城市。自去年以来,针对AIC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不断扩围,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主要是为了使AIC充分发挥耐心资本优势、扩大可操作规模,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地方产业发展方面走出新路。
在今年两会期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AIC股权投资试点工作在“扩区域”“扩机构”等方面全面扩围。据金融监管总局介绍,此前,试点政策仅允许AIC通过附属机构发行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试点城市范围内开展股权投资。《通知》则明确,相关基金可以在试点城市所在省份范围内进行股权投资。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表示,目前“五大”AIC通过此前的试点,探索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从试点城市向试点城市所在省份“扩围”,将有利于扩大基金的项目支持范围,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基金募资,降低基金运作成本,提升运作效率。
除扩大试点区域范围外,《通知》还明确将进一步扩大参与金融机构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表示,稳妥有序增加参与试点的机构数量,有利于调动更多资金和资源参与试点,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指出,下一步,还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优化完善股权投资环境,指导AIC持续完善制度流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风险管控,不断提升股权投资管理水平。这些工作方向表明,围绕AIC股权投资相关的政策举措仍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股权投资市场的焦点。
广东首只省属AIC股权投资基金落地 首期20亿元,已储备拟投资项目10余个 国家顶层设计“扩围”十日出头,广东首只省属AIC股权投资基金实现落地。据了解,本次签约是广东工行、工银投资、恒健控股三方继2022年8月携手合作百亿级广东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后,在私募基金投资领域的再次合作。
广东工行方面表示,此基金签约落地既是贯彻落实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指导精神,也是对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相关要求的积极响应。
本次签约方恒健控股是广东省重大战略投资平台和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据恒健控股方面介绍,根据合作协议,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将重点围绕省内外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目前该基金已储备拟投资项目10余个。
恒健控股表示,在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领域,公司近年来共投资项目10余个,投资金额超35亿元;目前,正联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晶泰科技建设创新联合体,打造以人工智能赋能和
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并积极推进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现代种业深度融合,打造
智慧农业产业链。
据悉,此次总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签约落地后,将发挥签约三方各自优势,发挥耐心资本作用,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投贷联动服务,充分挖掘全国产业链链主项目、上下游优质项目和省级重点科技项目,重点投资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链中的科技型、制造业核心企业,支持广东省人工智能及
机器人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广东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