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4月11日晚,
桂林旅游(000978)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受游客接待量变化、投资收益变动、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其中减值损失占比超过70%,低效、不良资产盘活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面对客观环境变化,
桂林旅游提出要甩包袱、保存量、扩增量,推动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实施“一核一优两翼三扩”战略,以强化文旅主业为核心,优化资产结构为驱动,以数智科技赋能和资本运作助力,扩大新项目投资、拓展新业态和全品牌输出。重点发展康养休闲旅居、教育研学、AI文旅、低空经济等产业,加强媒体营销及品牌塑造,全力推动桂林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旅游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文旅+”与各产业融合,催生出行业增长的新动能。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康养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超过8万亿元,预计2025年规模达到9.5万亿元,2030年将近15万亿元,康养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桂林旅游积极把握“文旅+康养”新业态带来的机遇,倚靠温泉、山水等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康养休闲旅居,打造集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康养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同时,公司大力推动教育研学、AI文旅、低空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通过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丰富公司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旅游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
桂林旅游积极拥抱这一趋势,以数字赋能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近期,
人民网与桂林市人民政府达成“AI桂林”人工智能战略合作,
桂林旅游作为当地龙头企业积极部署,用AI赋能全域文旅新生态。公司将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精准定制旅游线路和产品,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借助
人民网“AI之眼”智能硬件、“智能导游”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整合本地文旅资源,构建智慧旅游生态,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桂林文旅品牌价值。
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不断创新营销策略,构建多渠道立体化新媒体矩阵,通过新媒体营销为线下旅游引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公司积极与
五粮液、新东方文旅等跨界头部企业开展合作,联合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和服务,共同推广
桂林旅游品牌,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旅游选择,进一步增强桂林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国家将提振消费视为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之举。《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指出,要“深化
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而文旅行业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充分释放文旅消费活力。
桂林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是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支撑。
桂林旅游拥有丰富的核心旅游资源,涵盖两江四湖景区、银子岩景区、龙胜温泉景区等多个知名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名片。此外,公司拥有高端酒店、星级游船、旅游客运车辆等资源,形成了涵盖吃、住、行、游的完整旅游产业链,在桂林地区旅游市场稳居龙头地位。
随着《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公司迎来了加速发展的窗口期和机遇期。公司紧跟政策共同推动规划落地,对标规划提出的“四
大名城”发展定位,以项目打造促外延式扩张,提升城市核心区品质。一方面,公司重点策划利用核心区“水陆空”旅游资源、游客动线和产品内容,打造桂林夜经济新品牌;另一方面,公司加快推进优质旅游资源上市融资,继续在漓江东岸、市区至阳朔漓江段、阳朔县域、兴坪古镇、龙胜县域等地寻找优质标的,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各主管部门争取政策,争取“一企一策”,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不断扩大公司版图和市场影响力。
桂林旅游表示,展望2025年,公司将加速推进不良资产处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同时聚焦核心业务,强化内生增长动力,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服务,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此外,公司将积极拓展新项目,通过外延式扩张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
桂林旅游将充分发挥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助力桂林向世界级旅游城市迈进,为
桂林旅游品牌的国际化推广注入
新动力,进一步释放旅游经济活力,加速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