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中关村最新消息,000931最新信息

《 中关村 00093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
2025-02-07 19:06:00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计划”)。
  中关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计划的三大亮点是坚持创新策源,强化技术引领;坚持融合发展,提升联动势能;坚持先行先试,营造良好生态。
  明确三年重点目标
  计划提出,到2027年,北京“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材料研发服务业态培育取得积极进展,形成国际领先的新材料创新策源与人工智能应用高地。
  一是创新能力位居全球前列。产生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产业亟需关键核心技术,发布新一代物质科学大原子模型,研发10个(套)以上垂类模型和自主核心软件,形成15个人工智能赋能的标杆性新材料产品,实现应用示范。
  二是支撑体系基本成型。建成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主平台服务门户、数据资源节点集群,建立新材料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成一批新材料智能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1个“人工智能+新材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三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涌现。探索培育新材料研发外包服务业态,培育5-8家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00家创新型企业。
  5个方面18项任务
  据介绍,该计划从融合创新源头攻关、新材料数据设施构筑、智能实验室建设、新业态培育和创新生态提升等5个方面凝练形成18项具体任务。
  融合创新源头攻关方面,计划提出,将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重点在电池材料、催化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特种合金等细分领域,研制一批高性能的关键新材料及器件,强化新材料自主保障能力和领先优势;在高温超导、超材料、低维碳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
  新材料数据设施构筑方面,计划提出,将围绕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布局,积极支持主平台服务门户在京建设,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争取更多数据资源节点落地,并探索建立北京区域性数据资源节点,协同国家任务布局,加快制定新材料数据标准规范。
  智能实验室建设方面,该负责人表示,开发新材料智能实验关键技术和装备,形成软硬一体、干湿闭环的解决方案和智能装备,支撑全流程智能实验。围绕重点产业的新材料发展需求,建设一批标杆新材料智能实验室。支持开放智能实验室和中试平台建设,打造“人工智能+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和高能级创新平台。
  新业态培育方面,该负责人称,要培育一批专业化市场主体,包括新材料细分领域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智能体、工具软件、数据等服务商,以及智能装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探索新材料研发流程模块化,鼓励研发模块服务外包,培育新材料研发服务新模式。同时,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新材料研发生产制造全流程的赋能应用。
  创新生态提升方面,该负责人进一步称,要推动央国企率先开展“人工智能+新材料”融合创新,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前瞻布局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人工智能+新材料”人才多元梯次培养,建设“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社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科技金融赋能作用,打造“人工智能+新材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中关村最新消息,000931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