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机集团吴友华:以“国际化+智能化”重塑产业格局,运机集团最新消息,001288最新信息

《 运机集团 001288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运机集团吴友华:以“国际化+智能化”重塑产业格局
2025-02-26 02:23:00

  “随着智能化转型带来产品竞争力提升,我们的市场版图还在不断扩大,东南亚、中亚、南美等很多地区都有我们的客户。过几天我还要去趟非洲,这次不仅要向潜在客户推介我们的带式输送设备产品,还要重点推荐下我们包括后期运维在内的数智化集成解决方案。”运机集团董事长吴友华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正重塑千行百业,而对于运机集团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化到智能化,由吴友华掌舵的运机集团2024年以来动作不断:在大力推进“业务国际化”战略的同时,公司还在2024年7月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随后又在2024年10月宣布收购永磁电机“小巨人”企业欧瑞安,进一步推进工业智能化转型。
  “经过前期的一系列布局,以‘国际化+智能化’双轮驱动的运机集团,未来大有可为。” 吴友华说。
  国际化——业绩增长新引擎
  2024年,是运机集团海外业务厚积薄发的一年。过往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运机集团营收构成中,海外收入占比很低。随着公司加大开拓力度,海外市场随之成为公司营收的核心贡献点。2024年上半年,在运机集团所实现的营业收入中,海外收入占比高达67.82%。
  得益于海外收入大幅增长等因素,运机集团预计2024年盈利同比增长50.07%至74.99%。
  “目前我们在手订单饱满,其中60%以上是海外订单,而随着海外客户对公司产品、服务的认可,未来海外营收贡献仍将维持在较高比例。”吴友华称。
  运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吴友华看来,与海外同行相比,公司通过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产品价格,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随着公司大力推进智能化转型,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可靠,由此不断获得海外客户的认可。
  据了解,运机集团近年来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一同“走出去”,合作承接海外业务,发挥公司的技术及产品优势,为海外工程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随着公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拓展,公司未来也将尝试独立承接海外项目,在矿山、煤炭、港口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吴友华称。
  智能化——创新发展大方向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千行百业。”吴友华表示,从产品形态到业务模式,从客户需求到商业逻辑,从研发方向到产业布局,公司所处的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早在公司上市之前,吴友华就敏锐感受到了行业变革的气息。公司IPO募投项目和上市之后的可转债募投项目前瞻性地选择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公司选址唐山布局数字孪生智能输送机生产项目,既考虑了出海战略的地理优势,又是其谋划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布局。而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则是运机集团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公司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动力
  2024年7月16日,运机集团与华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华为将通过产品和专业服务,在联合方案设计、全球生态合作、大模型辅助开发以及人才培训与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支持,赋能运机集团构建智能设备制造能力和“矿石流”全场景数智化集成解决方案与服务能力,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矿山、散料输送港口、装备制造等行业深度结合,联合打造领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运机集团子公司华运智远还与华为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双方拟共同探究未来推动矿山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点方向和突破口。
  这次合作的效果也立竿见影。2024年12月下旬,在联合创新中心的支持赋能下,华运智远发布“矿山智能工业巡检机器人V1.0”。该产品将在几内亚西芒杜某矿山项目商用,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产品交付。
  “与华为全面合作带来的改变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公司的业务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补充、扩展。”吴友华认为,与华为的合作补齐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短板,顺应了产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也使得公司产品和服务更具竞争力。
  “AI+矿山”——智能制造新标杆
  回望运机集团的转型发展历程,公司的战略选择,恰是中国传统装备企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以全球化视野开拓市场,以智能化技术重塑竞争力。
  在吴友华眼中,羽翼渐丰的运机集团,未来机会多多,在主业运营上仍大有潜力可挖。“不只是新开辟的海外市场,国内细分市场在设备更新领域也有很大的增量蛋糕。”吴友华进一步表示,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公司对传统输送装备产业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对于原有老客户,以降低经营运作成本为根本目标,公司向其提供整体的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双赢。
  按照运机集团的构想,公司将以“运机集团-华为联合创新中心”为基础,研发面向更多工业场景的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工业产品以及配套服务,将智能科技的触角延伸至矿山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将“AI+矿山”的概念落到实处,惠及整个产业链。根据客户对特殊应用场景的需求,公司将矿山机器人作为核心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不断迭代产品,在合适时机下,公司计划和行业优秀企业合作成立产业基金,完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投资布局。
  “传统设备制造企业,在全球工业智能化的浪潮中,唯有积极创新、转型发展才能行稳致远。未来的运机集团,干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指单纯卖设备),而是不断延伸、打通产业链,为客户提供智能化、一体化的运维解决方案,通过源源不断的后期运维收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吴友华对未来满是憧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