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多地土拍市场迎来“开门红”行情。
近日,郑州、北京等多地进行土地拍卖,其中,郑州一宗居住用地,经历255轮竞价、约6小时竞价后,以87.5%的溢价被中海地产摘牌,成为自2021年以来,郑州涉宅用地成交溢价率最高的地块。
核心区位的优质地块被争抢,在近期土拍市场上并非孤例。2025年以来,上海、深圳、杭州等多地,土拍均出现溢价率超过20%的地块,数宗地块最高溢价率超70%;多个核心城市的新年土拍“首秀”,均交出了一份提振市场信心的答卷。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新年以来土拍市场活跃,与各地的推地节奏有关,2025年1月份,一线城市等地土地推出均较为活跃,住宅和商办用地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超10%,且有多宗较高总价地块成交,并多由头部央国企摘得。
“如果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活跃度提升,有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刘水认为。不过他也提示称,房企拿地意愿和信心的回升,依赖于市场销售去化的加快和“止跌回稳”,土地市场是否会发生趋势性变化,还需继续观察。
土地拍卖“开门红” 今年的春节楼市“淡季不淡”,核心城市商品房成交暖意融融。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28个代表城市的新房日均成交面积,较上年同期增长8%。其中,一线城市中,广州新房网签量同比增长47%,北京同比小幅增长5%。
与春意隐现的楼市类似,土拍市场也在新年出现“开门红”行情。
2月8日,郑州、北京、青岛等多地进行土地拍卖。其中,郑政出〔2024〕35号(网)地块成为当日热点,引来8家房企争抢,竞价过程高达255轮。最终,郑州中海地产以10.89亿元成功竞得,溢价率达到了87.5%,成交楼面价约13713元/平方米。
这宗溢价率超过80%的地块,不仅在近期土拍市场中算较高,同样也是郑州自2021年以来,涉宅用地成交溢价率最高的地块。当日,郑州另一宗地块被中原发投以底价4.56亿元竞得。
从地理位置看,上述被争抢的高溢价地块,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劳路北、信息学院路东,该地块前身为郑州市司法警官学院项目,不仅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四周地铁网络发达,且地块周边配套成熟度较高,商业、教育、医院等各类业态均有分布。
除了地块本身资质较好外,正在恢复中的郑州楼市,也是吸引房企前来投资的因素之一。
过去的2024年,在供需两端政策发力之下,郑州等多个城市狭义库存有所下降。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从2024年狭义库存规模变动情况来看,郑州、青岛、佛山、东莞、南京位列前五,其中郑州2024年末狭义库存减少130万平方米以上,压降力度较大。
全面取消房地产限制政策、“以旧换新”、推进“房票”政策等措施,都助力了郑州楼市的“去库存”进程,供需不平衡态势逐渐减缓,助推了房企来此投资的信心。
郑州拍出高溢价地块的同日,北京出让一宗石景山区涉宅地块,起拍价为28.01亿元,未设置土地竞价限价、未设置销售指导价,最终由首钢地产以28.01亿元底价竞得,成交楼面价27154元/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表示,该地块所处板块属于首钢园东南区,地块周边在售新房竞品项目有中海长安玖章、中海长安源境、长安润璟、中海云庭、中海首钢·天玺,前两个项目都是去年9月取证后期新开盘的项目,目前长安玖章平均去化率不到30%,长安源境去化率大约20%。
“其实,石景山区整体新房销售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很多项目都采取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该区域本身面积较小、新盘扎堆,项目竞争压力加剧。”张凯表示,不过前述地块住宅部分成交楼面价有一定空间,在保证开发商有利润的同时,也能为购房者让出优惠空间,新产品值得期待。
“高溢价”地块增多 土地拍卖“开门红”的场景,并非只在个别城市出现。
以杭州为例,新年以来,这座城市频繁出现热点地块。1月14日,杭州2025年首场宅地土拍,其中一宗地经过108轮竞价,由
滨江集团以27.98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61.91%;另一宗地经过76轮竞价,由浙江英冠以总价11.92亿元竞得,溢价率45.91%。
1月24日,杭州3宗涉宅用地出让,其中湖墅单元地块经过220轮竞价,由滨江以54.56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64834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71.25%,成为杭州涉宅用地单价新“地王”。下沙单元地块由绿城以20.13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23444元/平方米,溢价率达41.46%。
一线城市更是不乏土拍热闹场景。比如,1月16日,深圳2025年首宗宅地出让,8家房企经过246轮竞价后,最终中海以30.65亿元竞得地块,成交楼面价29611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70.37%。上海2025年首场土拍中,一宗松江区宅地由
保利发展以20.52亿元竞得,溢价率27.93%。
从房企投资力度看,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相较上年由负转正。
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和中海地产三家房企,位列房企1月新增货值的前三名,
招商蛇口以179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
“在供应端提升质量、降低规模举措下,北上杭等热点城市已迎来开门红行情,土拍不限价后,出现多宗成交溢价率超过20%的地块,头部房企在优质地块中竞争依然激烈。”克而瑞称。
如果将时间轴拉长会发现,“高溢价”地块增多的现象,从去年底便已出现。
克而瑞表示,2024年全年,30个重点城市的含宅地块成交溢价率为6%,与2023年相比下降1个百分点;但是,成交溢价率超过20%的地块幅数占比为5.92%,远超2022年和2023年水平。“一方面市场局部确实热度较高,另一方面土拍限价得以放开,因此出现较多高溢价地块”。
高溢价地块增多的同时,民营房企也有重回“牌桌”之势。克而瑞表示,2024年,城投拿地建面占比仍在走高,但主要集中于底价成交和低溢价成交区间;在地块成交溢价率10%~20%区间内,国央企拿地建面占比最高,达到55%;在溢价率高于20%的地块中,拿地建面占比最高的是民企,高达48%。
“虽然民企的投资离全面复苏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是在优质地块、热点地块的竞争中,民企已经重新回到牌桌。”对此,克而瑞表示。宸嘉发展、
滨江集团、中天美好等品牌民企,浙江中冠房地产、济南海信置业、荆州邦成和泰置业等地方企业,都出现在拿地行列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民营房企的投资力度有望回暖,但与上轮地产周期中的企业格局已经大为不同。克而瑞认为,未来行业或将迎来洗牌,重新形成少数品牌民企+大量地方性小规模民企的格局。
刘水认为,2025年1月单月土拍数据增长,不能表明土地市场实质性回升,房企拿地意愿和信心的回升,依赖于市场销售去化的加快和止跌回稳,土地市场是否发生趋势性变化,还要继续观察。不过,如果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活跃度提升,将能提振房地产市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他表示,2025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规模恢复面临挑战,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或继续回落”的特点。土地市场活跃度提升,将能改善行业预期,促进需求释放,促进销售持续回升。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