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0.000661&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周五(8月16日) 市场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两市成交额591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07%,深成指跌0.24%,创业板指跌0.08%。
板块方面,华为海思、AI眼镜、铜缆高速连接等板块涨幅居前,猪肉、影视、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01中金公司: 红利风格调整或近尾声 周五大盘指数窄幅震荡,从内部结构看,大票表现远好于小票,不过成交金额小幅缩量,整体仍处于减量博弈状态,AI眼镜等题材炒作风格不变。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本轮红利风格调整主要受分红事件效应及股息率下行的影响。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已陆续完成分红,并陆续度过股权登记日后2—3个月的调整期,未来红利风格相对全市场基准的超额收益调整可能接近尾声。
02长春高新:年内已跌近40% 医药龙头股之一的
长春高新周五一度跳空下行,收盘跌近4%,成交金额8.5亿元,拉长时间范围看,
长春高新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已经接近40%,市值蒸发219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
长春高新最新股东户数为13.58万户。
03缘何净利润大跌? 8月16日,
长春高新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9亿元,同比增长7.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0亿元,同比下降20.40%。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137083901376504448_w748h435.jpg)
从几大子公司业绩表现看,主要利润贡献者金赛药业利润下滑,成为影响
长春高新上半年业绩表现重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51.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5%;实现归母净利润17.69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9.49%;
百克生物实现收入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0%;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4%;华康药业实现收入3.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7%;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42%;高新地产实现收入4.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45%;实现归母净利润0.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3.17%。
公开资料显示,
长春高新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有“东北药茅”之称,业务板块覆盖基因工程、生物疫苗、现代中药、抗体药物、高端化药等多个领域。前三个板块分别对应金赛药业、
百克生物、华康药业三家子公司。
其中,金赛药业一向被认为是
长春高新的主要利润来源,2024年上半年,金赛药业为
长春高新贡献的营收、利润最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1.52亿元与17.69亿元。
长春高新77.60%的营收来源于金赛药业,金赛药业净利甚至超过母公司
长春高新。
此外管理费用大增也成为拖累业绩的因素之一。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
长春高新管理费用5.51亿元,同比增长53.71%。
长春高新对此表示,随着子公司金赛药业新BU管理架构的调整及相关下一级子公司的设立、部分销售人员职责变化等,相关费用在会计处理方面较以前年度有所变化,导致管理费用有所提升。
04国际市场生长激素增超267% 虽然
长春高新整体净利润下滑,但海外激素销售大增成为数不多的亮点。
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
长春高新加快推进国际市场生长激素等产品销售工作,国外地区实现销售收入8523.80万元,同比增长267.78%。
研发方面,
长春高新披露了24个主要研发项目,其中10项为重点在研项目。从研发进度看,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部分适应症)、注射用金纳单抗(粉剂)(部分适应症)、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已处于NDA受理阶段,亮丙瑞林注射乳剂、金妥昔单抗注射液处于Ⅲ期临床试验,EG017、GS1-144片、GenSci098注射液和全人源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A82/B86注射液组合制剂则处于其他阶段。
而在5月2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
长春高新方面曾表示,公司注射用金纳单抗、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产品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受理。同时,小儿黄金颗粒、亮丙瑞林注射乳剂、金妥昔单抗注射液等产品及长效生长激素新适应症等相关工作持续推进中。预计2025年至2026年相关产品将陆续获批上市销售。
05这些医药股半年报净利润大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医药生物板块总计有69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半年报,其中净利润同比减少的有24家,其余45家录得净利润正增长。
其中
创新医疗、
阳普医疗、
微芯生物三家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幅度超100%,
特一药业、
利德曼、
汉商集团、
大唐药业、
沃华医药等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幅度超70%。
而除了
长春高新,
药明康德、
正海生物等两家白马龙头也现身榜单,它们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也超20%。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章来源: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