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式,但由于需要长期使用注射方式,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进而影响对糖尿病的控制。
“我们曾经在国内四家大医院做了调查,发现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大概有50%的人出现皮下的硬结。如果继续在出现皮下硬结的地方去注射胰岛素,吸收会明显地降低,然后血糖波动会增大,与没有皮下硬结的人相比,有皮下硬结的人的胰岛素使用量明显增加,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并且增加医疗费用。”日前,在首届“科技×爱”无针给药技术创新峰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
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专家撰写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中国专家共识》(下称《共识》)看,II型糖尿病患者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率在38%-59%之间,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应用6-8年,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率在40.5%-69.8%之间。
中国是一个糖尿病大国,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2021年中国20至7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6%,患病人数达到了1.41亿。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占90%,其中40%的II型糖尿病患者需要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100%的I型糖尿病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
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是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长期在皮下脂肪增生处注射胰岛素,不但会增加胰岛素用量,还会加剧血糖波动,加大血糖控制难度,导致医疗费用增加。
“替代治疗技术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来讲,极为重要。因为注射频率高、时间长、恐惧、疼痛、断针等严重影响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纪立农说。
新技术的出现将改变胰岛素治疗中的并发症现状,中国在
创新医疗器械领域也推出了自己的无针注射技术。
投入无针技术研究近20年的北京快舒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宇新在峰会上表示,“快舒尔无针注射器,运用了流体力学原理,将药物以极细液体流精准注入皮下,0.3秒内即可抵达预定深度。这一技术显著提升患者用药体验和药物吸收效率,还避免了医疗锐器废弃物产生,大幅节省处理成本,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地利用。”
从全球范围检索,共计63篇无针注射相关SCI文献中,56篇依托快舒尔技术完成。基于多年来与国内顶尖高校开展研究合作获得的丰富临床证据,依托流体力学和人体皮下仿真技术,快舒尔助推注射系统全面升级。
据了解,该平台整合了最新的无针递送科技,能够实现不同药物特性精准匹配给药参数,提供高效、安全的药物递送解决方案,适用于皮下、皮内及肌肉等注射需求。此外,快舒尔的无针注射器利用高压气流将药物直接送入皮肤下,无需使用传统的针头,减少了注射过程中疼痛感,提高注射舒适度和安全性。
纪立农表示,无针注射有着巨大潜力,若能进一步优化,将对整体药品生产成本的降低起到关键作用。对比现有的包材和注射方式,这一技术将有望缓解生产企业和患者的经济压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