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三季报陆续披露公募基金“反弹先锋”持仓曝光 近日,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陆续披露。在A股市场近期走强的背景下,那些及时跟进且实现超额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再度回归公众视野。从这些“反弹先锋”的持仓情况看,北交所以及科创板个股成为贡献业绩的主要力量。部分绩优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投资者此前预期过于悲观,市场信心近期得以修复。随着各项政策陆续实施,未来股市行情值得期待。
·深交所: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深交所10月24日消息,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一城一策”路演活动近日在青岛市举办。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对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服务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发展壮大。
·“点刹”无碍涨势机构看好白银牛市行情 近期,表现强势的贵金属价格遭遇“急刹车”。当地时间10月23日,就在伦敦黄金现货价格迭创历史新高、伦敦白银现货价格创下逾12年新高之后,两者均出现一波快速跳水,后者更是一度大跌4%。受此影响,10月24日,国内贵金属期货价格及A股贵金属指数均整体承压。部分投资者甚至开始怀疑贵金属价格是否会就此展开调整。对此,包括高盛、花旗、瑞银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均表示,继续看好贵金属价格后市表现,白银价格补涨的可能性更大。
上海证券报 ·券商互换便利项下陆续买入股票价值蓝筹、高股息资产或成首选 自10月21日央行开展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首次操作以来,券商积极推进SFISF业务落地。机构在互换便利项下会购买什么股票,是市场关注焦点之一。对此,
国金证券非银金融研究员胡江认为,SFISF利好券商权益自营加杠杆,加杠杆方向或以价值蓝筹、高股息股票为主。由于对冲比例低,且允许投资计入其他权益工具,券商或倾向采取高股息策略,在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获取相对稳定收益。
·深圳首提“大胆资本” 力争到2026年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 10月24日,深圳发布《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千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群;全面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力争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超过1万家。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根据《行动方案》,深圳将在引领发展“大胆资本”、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吸引集聚“国际资本”、大力发展“产业资本”、打通创投行业“循环梗阻”、提供行业发展“最优服务”等六大方面重点发力。
·沙特交易所将推首只港股ETF 当前的港股市场正迎来各路资金的密切关注。近日,陈光明旗下睿远基金上报了一只名为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的基金。沙特交易所将于本月底推出首只港股ETF,以方便沙特投资者投资港股。9月上旬以来,港股在多重因素提振下,启动一轮强劲反弹。数据显示,9月11日至10月24日,恒生指数反弹近19%,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领先。
证券时报 ·两大创新金融工具落地银行火速布局拿下首批客户 互换便利(SFISF)、回购增持贷两大金融创新工具落地以来,作为重要参与方的商业银行也在火速行动,在“首单”“首批”的浓厚情结下,积极寻找业务机会。目前,包括工行、农行、中行、
邮储银行和
浦发银行在内的5家银行已宣布,落地首批互换便利工具债券回购交易。同时,除了四大国有银行,招行、兴业、平安、中信、浦发和
光大银行等股份行也纷纷落地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内人士表示,从银行视角来看待回购增持贷款,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回购增持贷款的客群均为上市公司,并且这些公司的股息率相对稳健,也就是说这一业务指向的客群较为优质。
·活跃科技领域并购推动资本市场走向繁荣 纵观全球股市,推动资本市场走向繁荣并非仅仅是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还包括并购重组活跃,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强劲等。从美股市场来看,1978年有4600余家境内上市公司,到1998年数量增长到7300多家,数量达到巅峰。截至当前,美股有不到5500家上市公司,虽然数量减少,但美股公司科技含量却大幅提高,信息技术公司的市值贡献度由10年前的15%左右提升至当前的30%以上。相比之下,A股信息技术公司的市值贡献度较低,由10年前的7%以下提升至最新的15.5%。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公司的创新与成长,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实现快速成长、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对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具有显著作用。
·大厂加码先进封装今年投资总额约115亿美元 近一个月内,
通富微电、台积电与安靠(Amkor)、日月光半导体(ASE)、
华天科技等传统OSAT(委外封测厂)及头部晶圆厂先后宣布投入资源,布局先进封装相关技术与产能,这些项目的应用均指向高性能计算和AI等领域。谈及这一现象,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近日向记者表示,AI、物联网、通信等各类应用对于算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后摩尔时代”先进制程升级速度逐渐放缓,同时往前推进边际成本愈发高昂。在此背景之下,采用先进封装技术提升芯片整体性能成为集成电路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上述厂商近期纷纷加码先进封装即为该趋势的写照。
证券日报 ·年内逾两千家公司合计回购金额148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1.37倍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发稿,年内已有2018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1485.60亿元,较去年同期627.62亿元的累计回购金额增长1.37倍。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表明上市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历史上,回购金额的大幅增长往往与市场底部形成有关,因为上市公司通常会在认为股价被低估时进行回购,以提高每股收益和回报股东,考虑到当前的增长趋势和政策支持,预计全年回购金额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稳股市“组合拳”加速落地市场内在稳定性不断增强 专家认为,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方面,监管部门将发布市值管理指引并推动其落地,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引导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开展高质量并购。在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将推动险资、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鼓励企业年金基金根据持有人不同年龄和风险偏好探索开展不同类型的差异化投资;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等,推动长期增量资金入市,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港股IPO热度回升大型IPO、“A+H”股接连涌现 10月24日,地平线(股票简称:地平线
机器人)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该公司以每股3.99港元的上限价格招股,筹资54亿港元,成为2024年香港市场首次公开募股中集资第二大的新股,并成为年内港股最大的科技IPO。近期港股大型IPO、“A+H”股接连涌现,获得了不少机构投资者青睐。富途商业研究总监陈思对记者表示,对于一些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而言,港股IPO独特的发行节奏与灵活的发行方式具有吸引力,后续港股IPO市场有望迎来更多明星企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