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民科园集聚企业超67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70%。据统计,2023年,民科园企业营业总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10.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1月—7月,该园区实现企业营业总收入1162亿元,同比增长10.9%。
◆目前已有29宗重点项目相继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落地。其中,
中关村信息谷、北大科技园、清华
力合科创、哈工大大数据集团4个国内一流科创平台项目已进驻,百度智能云、网易有道、积木易搭、海珥玛生物基产品数字研发中心等数字产业龙头企业也已入驻。
◆据统计,广州设计之都年产值从改造前的5000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650亿元,年产值增长约1300倍。2024年仅上半年园区产值就超350亿元。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当下,广州市白云区正在高标准建设白云国际机场等“四大枢纽”和民营科技园等“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发展平台,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聚焦打造航空、现代家居、化妆品、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六大千亿级、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厚植土壤、根基。
2024年上半年,广州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1363.58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位居广州第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消费市场活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战鼓催征启新程!白云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以创先争优走前列的担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做大做优、未来产业培育培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白云实践,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
动力源。
文/汤南图/庄小龙、李程光
广州民营科技园: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
拥有100多项专利,自主研发的化妆品配方超6000项,拥有强大科技研发能力的芭薇成功上市,成为美妆制造第一股。广东激光等离子体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推动激光等离子体智能制造研究成果在白云区产业化;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打造的综合型研究和创新中心,为新质生产力构建集聚发展生态。白云电气集团研发多项关键技术解决电力能源、电力装备制造领域“卡脖子”难题,填补国内空白,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
作为促进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广州民营科技园(以下简称“民科园”)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活力。白云区聚焦建设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总目标,围绕空间优化、产业集聚、科技创新、营商环境4个改革方向,通过创新路径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探索降低工业用地使用成本,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建立未来产业培育机制,国地共建培育专精特新,政企联动建设创新平台等举措,全力推动广州民科园开发建设、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民科园集聚企业超67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70%。据统计,2023年,民科园企业营业总收入1918亿元,同比增长10.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改革创新的引领效果非常明显。今年1月—7月,该园区实现企业营业总收入1162亿元,同比增长10.9%。
当前,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民科园正在以激光及等离子体、新型储能与氢能、超高清视频等领域重点项目,来撬动未来产业、新兴业态的发展,打造未来产业核心区科技CBD;以知识化、绿色化、全球化、数字化建设特色标杆工业园,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通过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吸引更多项目、平台落户,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数字+生态”激发平台发展新动能
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形成了大量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28平方公里的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是“科技+生态”相结合的绿色智慧产业园区,发挥流溪河、珠江西航道和3000亩白云湖生态资源优势,以“都市山水· 数字叠境”规划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以数字产业、生态居住为主导的产城融合。聚焦高端软件、人工智能等前沿行业精准招商,目前已有29宗重点项目相继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落地,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其中,
中关村信息谷、北大科技园、清华
力合科创、哈工大大数据集团4个国内一流科创平台项目已进驻园区,百度智能云、网易有道、积木易搭、海珥玛生物基产品数字研发中心等数字产业龙头企业也已入驻。该园区的数字产业集聚效应初具规模,创
新产业生态逐渐形成。
比如,作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广州
力合科创中心将通过孵化+整合+并购,荟聚一流数字科技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同时,以数字经济为产业定位,重点打造“新能源+数字化”的产业生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
在此基础上,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将以构建数据要素发展特色、优化产业发展体系等为主要改革内容,推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算力中心建设,协助存量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打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示范性项目和“百千万工程”创新亮点,拓宽高质量发展渠道。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数字中国”实践高地。
广州设计之都:设计赋能,白云制造变白云创造
在白云这片以创新为基因的区域,设计正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同书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村级工业园晋升为白云城市封面,设计大咖云集,总部企业加速集聚……广州设计之都持续引进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数字设计、创意设计、景观环境设计等高端产业及上下游企业集群,建设功能复合、产业集聚、创新集成、配套完善的精品价值园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设计产业集群。
今年8月31日,广州设计之都迎来开园两周年之际,园区已有37栋大楼封顶,建成优质产业载体超78万平方米,300余家设计及上下游企业集聚,包括150多家央企、设计领军企业总部大厦和研发中心;何镜堂、柳冠中、计文波、俞孔坚、广东院士联合会进驻园区,吸引设计类专业人才超5000人。据统计,园区年产值从改造前的5000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650亿元,年产值增长约1300倍。2024年仅上半年园区产值就超350亿元。
如今,广州设计之都不仅是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发展平台、广州市村级工业园高质量发展试点园区,还是广东省工业设计重点发展平台。可以预见,强大的工业设计将促进白云制造向白云智造、白云创造转变,形成白云质量、白云品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力推动“平台载体”向“产业高地”加速迈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园区、平台对于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广州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和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白云区在要素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园区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品质提升、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倾力建设“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发展平台,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同时,加强重点发展平台协同联动,全力推动“平台载体”向“产业高地”加速迈进。
白云区科学谋划、超前布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精准寻找适合“本土体质”的发展赛道,已积淀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等产业基础。当下,白云区正依托白云国际机场等“四大枢纽”优势,加快培育“六大千亿级+六大百亿级”现代产业集群,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努力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商贸中心承载区、都市科创智造集聚区。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2024年上半年,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1363.58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位居广州第二。其中,“化妆品生产企业产值同比增长9.2%”“航空相关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67.3%”“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4%”“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5%”……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背后,镌刻着白云人的拼搏付出,见证了白云经济在奋进中强健体魄、壮实筋骨。
白云正集全区之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推动重大发展平台提质增效,蓄积发展势能,把一个个“高势能”转化为“强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后劲更足、动力更强!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