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程茹欣陈燕青 12月17日,
日海智能(002313)早盘触及跌停,截至发稿跌8.74%,报10.96元/股,总市值41.03亿元。
消息面上,被立案调查近5个月后,
日海智能迎来一纸罚单。12月16日晚间,
日海智能公告,
深圳证监局拟决定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经查,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3月2日,
日海智能新增与多个主体的各类诉讼、仲裁案件共计40件,涉案金额合计2.68亿元,
至2023年8月4日增至79件,涉案金额合计5.56亿元。根据规定,
日海智能应当及时披露上述事项,但公司未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2023年8月31日才补充披露。
在
日海智能涉及的众多案件中,一桩投资者诉讼案近期引发市场关注。
连续4年财报存虚假记载一审被判向投资者赔偿超千万元 11月30日,
日海智能公告,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某等22名投资者诉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
在本案中,22名原告要求
日海智能赔偿金额为2112.15万元,
一审法院判决公司应当支付的赔偿金额合计为1014.65万元。
日海智能表示,公司将继续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应对上述案件的上诉相关工作。
后续
日海智能是否还将面临投资者索赔?索赔对公司业绩影响如何?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向
日海智能发去邮件采访,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
公开信息显示,
日海智能此次被起诉理由为公司财报存虚假记载。
据
日海智能今年1月公告,深圳证监局查明,
公司2018年至2020年分别虚增利润3343.32万元、368.29万元、878.12万元,2021年虚减利润3014.19万元。 根据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
日海智能责令改正,并处以400万元罚款。
扣非净利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高达96% 资料显示,
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注册地位于深圳,主营业务主要分为无线通信模组业务、通信设备业务、通信工程服务业务三个板块。
业绩方面,
日海智能近年来深陷亏损泥潭。
Choice数据显示,
2020年—2023年,日海智能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8.41亿元、2.21亿元、12.58亿元、3.94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
日海智能仍未能扭亏,实现营收23.13亿元,同比增长11.99%;归母净利润-7942万元,同比增长54.50%;扣非净利润-7158万元,同比增长62.96%。
值得注意的是,
日海智能资金状况亦不乐观。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
日海智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锐减688.84%至1460.57万元。此外,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6.7%。(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