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李静
4月16日,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九果品”)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邓洪九、董事彭何、江宗英、杨俊文、谭波,监事会主席余利霞,均已被采取不同程度的刑事强制措施,原因与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就涉嫌骗取贷款及(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事项进行的立案侦查相关。
该事件已对洪九果品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影响。自2025年1月6日起,洪九果品主要办公场所之一——重庆市渝北区东湖南路3号中铁峰汇B座22层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公司无法正常办公。
截至公告披露日,洪九果品表示,公司就该事件收到的信息有限,该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和潜在可能性无法预测。若后续获得进一步资料,将根据上市规则的规定在适当时候进一步刊发公告。
从“水果第一股”到困境重重 洪九果品成立于2002年10月份,在水果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2022年9月5日,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备受瞩目的港股“水果第一股”。天眼查显示,公司共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强大,包括阿里巴巴、天壹资本、CMC资本、
顺丰控股、招商资本等。
上市首日,洪九果品收盘价与发行价40港元/股持平,市值达124.21亿港元。然而,好景不长,2024年3月20日,洪九果品股票暂停买卖。停牌前一个交易日,其收盘价报1.74港元/股,总市值缩水至27.95亿港元。停牌原因主要是公司未能披露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及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
此次董事长及多位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无疑给公司的资金链和业务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如今,公司官网和小程序商铺已无法打开,官方公众号也停更至2024年10月10日,曾经的行业巨头似乎正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
某知名律师事务所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法律层面来看,骗取贷款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骗取贷款不仅破坏了金融秩序,还可能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风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则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对于洪九果品而言,如果这些指控最终被证实,公司不仅将面临巨额的罚款,相关责任人员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果业三巨头集体遭遇困境 水果零售市场,素有“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的说法,这三家企业曾是行业内的领军者,如今却都面临着“水果甜,生意苦”的现实。
同样已经上市的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果园”)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据其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公司净利润由2023年的盈利3.62亿元转为2024年的亏损3.86亿元。并且,截至2024年底公司门店总数同比减少了966家,这意味着百果园去年平均一天就关闭了2.65家门店。
百果园在报告中解释业绩下滑原因称:一是国内消费疲软,公司采取措施优化毛利率较低的产品;二是加盟店数量减少;三是公司推行新战略导致开支增加。面对困境,百果园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和突破,但成效如何仍有待观察。
相较于洪九果品与百果园,鲜丰水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鲜丰水果”)的上市征程则仿佛迷失了方向。昔日,鲜丰水果亦怀揣着上市的壮志雄心,精心筹备,然而在市场环境的激烈角逐以及行业形势的错综复杂之下,其上市计划似乎悄然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僵局。
与此同时,鲜丰水果还面临着股权被冻结的问题。2024年10月份,鲜丰水果及其董事长韩树人超3亿元股权被冻结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同年10月11日,鲜丰水果方面做出声明称,2014年至2018年期间,鲜丰水果为发展需要,先后引进PE股权投资,目前有个别基金项目中的国资投资方在基金到期后,要求基金清算退出,导致个别投资方申请冻结股权。股权冻结无疑给鲜丰水果的融资和业务发展带来了阻碍,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果业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成本上升、消费需求变化、供应链管理难度加大等。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要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