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img.php?http://webquoteklinepic.eastmoney.com/GetPic.aspx?nid=1.688136&imageType=k&token=28dfeb41d35cc81d84b4664d7c23c49f&at=1)
中证网讯(王珞)1月17日晚,
科兴制药(688136.SH)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000万元左右。
多因素驱动增长,发展路径清晰 海外市场,公司加速推进“海外商业化”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的获批上市为契机,迅速打开并深化了欧盟市场,海外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超60%,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内市场,公司持续深化区域市场战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策略,不断拓宽销售网络,全年国内市场营业收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细分市场地位。
公司聚焦降本增效,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产品生产成本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变动主要系公司收到政府相关补贴及持有的私募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国际化战略显成效,合作产品开始放量 据
科兴制药披露的三季度报告,外销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47.16%,已超过2023年外销全年收入。此次业绩预告2024年度预计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60%,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可见其一直着力打造的“医药出海平台”已在业内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024年至今科兴引进了甲磺酸艾立布林、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哌柏西利、奥拉帕利、司美格鲁肽、地舒单抗、恩扎卢胺等产品,与
科伦药业、
苑东生物等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迅速扩充多领域出海产品线,2024年之前引进的产品如英夫利西、阿达木、贝伐珠、利拉鲁肽等产品也相继迎来海外GMP审计或部分国家获批上市,若国际化进度持续高速推进,2025年有望进入整体放量阶段。尤其是乳腺癌重磅治疗药物白蛋白紫杉醇,去年7月获得欧盟委员会的上市批准,8月实现欧盟市场首批发货,目前海外销售订单还在持续增加。
创新管线引发关注,研发布局有突破 科兴近年来坚持“创新+国际化”战略,在发力海外市场的同时,研发创新也颇具看点。其去年12月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公司积极推进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在研项目,人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III期临床、聚乙二醇化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III期临床均顺利推进。创新药GB18项目(靶点:GDF-15),用于肿瘤恶病质的治疗,采用独特的纳米抗体结构,药效和稳定性良好,表达量(10.0g/L)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完成了国际专利布局。
肿瘤恶病质(cancer cachexia)发病率高,是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以骨骼、内脏的肌肉消耗为特征,伴有食欲减退、厌食、饱胀感、体质量下降、肌肉萎缩、乏力、贫血、水肿、低蛋白血症等多种临床表现。而在肿瘤恶病质中,GDF-15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肿瘤进展和恶病质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靶向GDF-15的药物研发成为解决肿瘤恶病质这一临床难题的新方向,截至目前,全球尚未有GDF-15靶点的药物获得批准用于肿瘤恶病质的专项治疗。据悉,
科兴制药GB18项目与辉瑞的Ponsegromab靶点和适应症相同。不久前全球知名科学期刊《Nature》刊登一篇医学前沿研究,显示一款靶向GDF-15的单抗药物Visugromab(CTL-002)与PD-1抑制剂联合使用,有望帮助PD-1药物改善其耐药性,若GDF-15药物与PD-1的联用疗法能落地,以PD-1巨大的市场规模,或将为GDF-15相关药物带来可观的市场前景。
科兴制药作为一家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在抗病毒、肿瘤、免疫等领域已通过自身研发创新能力和快速引进产品等方式,建立了较全面的产品矩阵。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新产品的陆续上市,
科兴制药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