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早知道|腾讯 大手笔回购;AI眼镜产业 大消息;事关风投创投 深圳出手,长高电新最新消息,002452最新信息

《 长高电新 002452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上证早知道|腾讯 大手笔回购;AI眼镜产业 大消息;事关风投创投 深圳出手
2025-03-12 07:22:00
今日导读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腾讯控股累计回购3706万股,累计回购金额约140亿港元。就目前披露的数据而言,腾讯控股是当之无愧的港股“回购王”。
  ·3月1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举办“AI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
  ·3月1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印发《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
  上证精选
  ·3月11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印发《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其中提到,加强对全国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配套服务,支持专项基金拓展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模式,发挥长期资金活跃资本市场的作用,推动全国社保基金加大对深圳市优质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科技项目和重大平台的投资布局。到2026年底,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双万”格局——万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只),风投创投基金以IPO(首次公开募股)等形式退出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以年均15%增长,持续投入“20+8”产业集群
  ·3月1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方案》,其中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坚持“三区联动”发展理念,构建全主体参与、全要素统筹、全链条加速的创新创业城区。至2027年,杨“数”浦创新区创新创业要素的密度、强度和浓度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5.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全市的比重达20%以上。至2030年,全域创新能级加速提升,企业孵化活化率达40%,独角兽企业达20家,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新格局。
  ·3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出口量市场表现突出。1月至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同比增长均超50%。1月至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在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
  ·近日,经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由民航二所建设的“成都民航空管(低空经济)四川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功通过2024年度四川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认定,成为四川省首个被认定的低空经济产业领域的数促中心。该平台将通过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低空经济领域,助力成都加速布局“天空之城”,打造未来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日,内蒙古水利厅已制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水利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工作方案》,并提出推进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等5个方面24个项目类型的目标任务。内蒙古此次推动的重大水利项目拟投资近2000亿元。其中,2025年全社会落实水利投资180亿元以上。“十五五”期间,谋划储备重大项目不低于500个,总投资不低于1800亿元。
  上证聚焦
  ○港股市场表现持续强劲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持续升温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展现出强劲的上涨趋势,相关港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情也在不断升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收盘,已有138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数量为12.75亿股,回购金额约340亿港元,而去年同期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只有111家。其中,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友邦保险等龙头企业纷纷加大回购力度,显示出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就目前披露的数据而言,腾讯控股是当之无愧的港股“回购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腾讯控股累计回购3706万股,累计回购金额约140亿港元。在此之前的2021年至2024年,腾讯控股的回购金额分别约26亿港元、338亿港元、490亿港元和1120亿港元,逐年增长。
  海通证券表示,结合估值、成交与风偏指标看,当前港股交易情绪较前期明显修复,仍具备进一步上修的空间。从估值水平看,对比历史港股估值明显修复,但对比海外估值还不高。当前恒生指数估值分位数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而恒科指数估值分位数还偏低。
  中欧基金经理罗佳明表示,今年以来,以DeepSeek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浪潮,极大推动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深刻变革,这是港股上涨的核心原因。在港股市场中,科技股占据较大比重,尤其是互联网、软件和电子行业。
  产业情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日举行AI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
  3月1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举办“AI眼镜产业推进专题研讨会”。据了解,此次研讨会主要是为了促进AI眼镜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会上,各界人士将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核心技术突破、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研究机构认为,AI应用使智能眼镜升级为“可感知、能决策”的交互终端,为其规模化落地注入加速度。据测算,到2030年,全球AI智能眼镜的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部,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约4.3%。另外,随着大模型能力不断迭代增长,模型之间差异在缩小,Meta、字节、小米等巨头开始大力布局端侧AI,抢夺AI Agent入口,眼镜成为重要入口。
  公告快递
  五洲新春与杭州新剑签订战略协议
  五洲新春与杭州新剑机电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将进一步推动行星滚柱丝杠、微型滚珠丝杠等零部件产品和智能汽车用丝杠产品的生产配套,并根据需要完成相应产品开发、送样等工作。
  通达股份预中标南方电网项目
  通达股份在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主网线路材料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和配网材料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中预中标,预中标物资总价值共计人民币7.69亿元,约占公司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的13.80%。
  长高电新子公司等中标国家电网项目
  长高电新子公司湖南长高电气等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八批采购(输变电项目第一次变电设备(含电缆)招标采购)和第九批采购(输变电项目第一次变电设备单一来源采购)中标,合计中标金额为2.08亿元,占公司2023年合并营业收入的13.91%。
  横店东磁2024年实现净利润18.27亿元
  横店东磁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5.59亿元,实现净利润18.27亿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2元(含税)。
  资金观潮
  ○三机构席位买入海优新材
  3月11日的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海优新材获3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1.95亿元,占全天成交总额的20.89%。
  海优新材主营光伏胶膜产品。中银证券认为,公司持续优化胶膜配方,针对TOPCon推出的EPE+EVA胶膜封装方案已实现稳定供应。新技术方面,公司成功研发0BB组件用皮肤膜等覆膜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测试并持续验证中。同时,公司在设备提速的技术改造方案方面也已取得明显进展。
  ○两类ETF强势吸金
  从近期资金加仓较多的方向看,一是港股主题ETF,二是细分科技领域ETF。据Choice测算,2月以来,截至3月10日,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为97.57亿元,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净申购额为47.7亿元。
  此外,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等净申购额均在30亿元以上。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易方达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ETF净申购额也均超过20亿元。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推动市场上行的逻辑未发生显著改变,需要更加重视节奏,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正在进行中。
  ○基金投顾采取“两手抓”策略
  今年2月,在各类基金投顾组合中,股票型投顾组合领涨,逾百只组合积极调仓。具体调仓上,投顾在追逐科技行情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红利资产作为底仓的防御价值。据开源证券统计,股债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投顾组合2月对科技板块青睐有加,增加了电子、传媒等TMT行业的持仓。同时,投顾组合2月对于红利类指数基金的配置比例,环比1月末时也提升了0.8个百分点。
  交银基金投顾分析认为,3月可采用“红利+科技”的杠铃配置策略。一方面,在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下,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如AI、机器人、绿色能源等,有望在未来持续受益。另一方面,在当前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具有较高的投资确定性。并且,经过1月份的市场调整后,2月红利资产已呈现止跌企稳态势,其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机构调研
  ○英洛华目前磁材产品在智能家电、汽车领域、高端音响、节能电机等下游应用领域应用较多。其中,汽车领域占比约25%,高端音响领域占比近20%。公司磁材板块在持续深耕原有优势领域的同时,近两年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绿色节能等领域,深化行业头部客户合作,不断开发新客户以及拓展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公司持续通过采购控制、技术提升、配方优化、工艺改进、精益生产等降本增效措施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改善毛利率水平。
  ○吉林敖东中药板块,围绕“道地性药材”、“全过程质量”和“智能化制造”三大核心,以持续的技术升级带动中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安神补脑液、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血府逐瘀口服液3个核心大品种,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并以核心大品种为基础,打造大品种群多品种群,培育敖东品质中药优势品牌,保持中药营业收入多年稳健增长。2024年半年度,中药营业收入8.7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1.82%。在现金分红方面,公司连续十七年现金分红,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过40亿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