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2月6日,2025年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在大会上表示,今年广州将推动1246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国铁、城际、地铁等传统基建,以及算力中心等新基建,总投资5.6万亿元,并常态化开展项目推介,在更多领域向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四向”发展 郭永航表示,当前的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大发展突破期。近年来广州做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塑优势的工作,布局了一批平台、项目、工程,播下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栽下的幼苗正在拔节生长。
一是产业向新。工业投资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
二是改革向深。实施660项改革举措,重塑招商引资、项目筹建机制,开展“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经营主体超过360万户,增量、增速均居大城市首位。南沙、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重大平台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
三是市场向活。内外贸均突破1.1万亿元,存贷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直播电商零售额全国第一;广交会客商规模创历史新高。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汽车、商品房销售企稳回升。
四是城市向上。在GaWC的排名跻身全球一线城市,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全球第八位;高铁班次、南站客流量稳居全国第一,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将扩建成为世界最大单体机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坚战,加快实现产业形态优化、居住功能提升、城市文明跃升。
“今日的羊城,处处生机勃勃,处处商机无限。”郭永航说,今年1月广州多项指标实现“开门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8%,进出口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同比增长37%。
主攻“两化转型” 郭永航称,广州把握大势,瞄准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和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这两个主攻方向。
郭永航说,当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滚滚而来,将深刻改变经济生产函数,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广州一定要紧抓风口,为千年商都、传统产业插上数智腾飞的“翅膀”、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
广州产业基础雄厚,有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9个千亿级服务行业,其中传统产业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有7万多家消费工业企业,500多家专业批发市场,是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两业融合”“两化转型”有巨大发展空间。
在定制行业,企业应用在线定制、柔性生产、共享制造等新模式,实现从出售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诞生了欧派、
索菲亚等全球定制家居前五强企业。
在时尚产业,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催生了希音、致景等现象级产业互联网平台,带动整个产业链跃升。中大门纺织服装生态港一手抓数智化转型,一手抓线下载体改造,市场变商场、作坊进工坊,传统批发市场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在绿色低碳领域,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多晶硅等绿色交易产品,为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郭永航说,广州提出“两业融合”“两化转型”,就是坚决落实“深度融合”“转型升级”的重要要求,顺应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科技赋能、设计增值、金融输血,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以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更新迭代中推动产业体系全面优化升级。
打造“21+8”重点产业 郭永航表示,产业是一座城市的硬脊梁,唯有挺起硬脊梁才能真正挑大梁。广州勇挑大梁,聚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优势的“21+8”重点产业。
广州提出重点打造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是坚决落实“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重要要求,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打造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有智能汽车、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走进千家万户的消费型“大产品”,也有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赋能千行百业的生产型“新技术”。
目前这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总营收达4万亿元,近3年年均增长7.5%。广州计划用五年时间集中资源力量重点攻坚,奋力打造1个万亿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4个5000亿级(时尚消费品、软件与互联网、绿色石化与新材料、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4个3000亿级(轨道交通、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型储能、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战略性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6万亿元。
“用好用活科研资源、应用场景、市场资金等要素,前瞻布局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等6个未来产业赛道。”郭永航表示,广州力争在5-10年内实现倍数级增长,打造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将推动1246个市重点项目建设 郭永航表示,今年广州将推动1246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包括国铁、城际、地铁等传统基建,以及算力中心等新基建,总投资5.6万亿元,并常态化开展项目推介,在更多领域向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同时,广州将精心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形成产业集群成链、园区提质增效的升腾景象。郭永航表示:
要实施好市产业布局规划,坚持全市统一布局、各区错位发展,2025年新增工业用地超10平方公里(1.5万亩),统筹布局大型工业园区和生产力骨干项目,建立跨区实施增资扩产项目统筹服务和利益共享机制。
要推动南沙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南沙还有100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广州将加快三大先行启动区和重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导入,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海洋产业,打造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基地,让南沙成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高地。
要加快东部中心产业成形起势,用足896平方公里规划空间,促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辐射华南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要力促北部增长极向空而强,建设
白云机场国际商务合作区,推进民航新质生产力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李子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