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驾照,购买成本低,百公里电费不到10块,也不用交保险费和车船税,一两百公里的续航也能完全满足县里日常出行的需求,和电动两轮车相比又不用风吹日晒,这是低速电动车在县城依旧存在需求的原因。”2025年春节期间,家住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王红(化名)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她在春节前刚买了一辆“蔚米汽车”,用来接送小孩上学以及上下班代步用。
或许是为了迎合“妈妈”们的内心需求,“蔚米汽车”宣传语便是“开蔚米、上清华、赢未来”。
上述蔚米汽车与蔚来汽车、小米汽车毫无关联,而是被戏称为“老头乐”的低速四轮电动车。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头乐”不同,很多县城里的年轻人开始迷上了低速电动车,桐柏街头到处可见装饰得十分可爱的低速电动车。
企查查信息显示,与“蔚米汽车”紧密相关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山东蔚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注册资本300万元;另一家是注册成立于2024年12月的南阳蔚米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
山东一直是中国低速电动车之乡,由于地方宽松的政策,滋生了大批生产低速电动车的企业,比较出名的包括汉唐、鸿日等。近十年来,国内低速电动车行业曾因满足了很多消费者的出行需求而快速繁荣,后又受政策收紧、微型电动车的冲击等因素影响,销量又大幅下滑。近两年来,低速电动车销量开始趋于稳定。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国四轮低速电动车产量在2016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为116.9万辆;2017年受国标草案等不明朗政策影响,产量增速开始放缓,为133.5万辆;受行业清理整顿政策的影响,2018年四轮低速电动车的产量规模开始缩减为123.3万辆左右,低速电动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2019年受清理整顿影响,大批企业停产整顿,低速电动车产量降低至85万辆;2020年在五菱宏光MINI等微型车大火的环境下,低速电动车市场环境更加严峻,产量进一步下滑至71万辆。近年来,国内低速电动车销量维持在30万辆左右。
虽然销量只剩下巅峰时期的零头,但低速电动车依旧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了部分下沉市场。
与蔚来和小米汽车主打的豪华、智能等卖点不同,作为低速电动车的蔚米汽车则是凭借较低的出行和购车成本、停车便利、无须驾照等优势赢得市场。
第一财经记者从桐柏县低速电动车门店处获悉,蔚米汽车铅酸电池版本售价一万多,锂电池版本售价两万多,后者续航里程能达到180公里~200公里。与蔚米汽车同一家店一起出售的低速电动车车型还包括,与上汽通用五菱车标十分相似的“五菱科技”、与保时捷车标相似的美迪阳光、车标为“JIANGHUAI”的江淮等。
这些低速电动车穿梭在县城的街道,形成了与大城市截然不同的风景线。
在这场全球汽车百年未有的变局中,更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关键词是智能化、AI,是前沿科技,是摆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展厅里的花哨秀场,但在更广袤的下沉市场,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消费风向却是南辕北辙。
除低速电动车外,作为其消费升级版本的微型电动车也深受下沉市场的喜爱。
作为三线城市的南阳,回看其2024年的汽车销售情况(上险量数据),经济适用才是汽车消费的主要风向标,汽车的新能源渗透也大部分集中在微型电动车或者小型车市场,比如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Lumin、
比亚迪海鸥在2024年多个月份占据着销量前三的位置,另外,五菱缤果、吉利熊猫、奔腾小马也是销量排行榜前十的常客;被大城市逐渐抛弃的合资品牌紧凑级车型如大众朗逸、大众速腾、日产轩逸,仍排在销量排行榜的前列;而站在流量顶端的蔚来、小米、理想、小鹏、特斯拉等新势力车型,在本地汽车消费中几乎“绝迹”。
根据最新的上险量数据,2024年12月,南阳市汽车上牌量最高的是五菱宏光MINI EV,月上牌量为603辆;上牌量第二名是长安Lumin,单月上牌量为383辆;第三名是大众朗逸,上牌量为294辆;第四到第十名分别是
比亚迪海鸥、
比亚迪秦PLUS、大众速腾、五菱缤果、吉利熊猫、长安CS75 PLUS、大众帕萨特。
下沉市场的消费风向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根据南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南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虽然实现了同比增长,比如2024年南阳市GDP突破4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不算高。
但正如互联网行业所说,“得下沉市场者得天下”。在一二线城市的流量红利与增量空间被不断压缩,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包括县城、乡镇和农村地区)凭借广阔的人口基数和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普及,正在飞速崛起,整体消费规模不容小觑,是车企在激烈价格战下的一大市场机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下沉市场覆盖了300个地级市、2800个县城、4万个乡镇和66万个村庄,其人口总数占到了国内总人口的77.55%,经济总量占到全国GDP的38%。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也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未来如果能满足农村居民的机动化出行需求,将会撬动一个5000亿元规模的汽车市场。
从政策层面上看,从2024年开始,汽车、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政策措施频繁出台,更是加大了下沉市场的想象空间。在支持政策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鼓励有关车企和有条件的地方,对淘汰低速电动车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以旧换新奖励。在电动车基础设施上,国家还曾出台政策鼓励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
以成本低廉、满足市内出行需求的微型电动车为例,受以旧换新政策、多款微型车型上新市场等因素影响,2024年该细分市场告别2023年的寒冬状态,全年累计销量124.8万辆,同比增长32%,甚至超过了2022年的销量顶峰108万辆。
2024年,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三款微型电动车销量突破10万辆,而且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包括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Lumin、吉利熊猫,销量分别为26.1万辆、14.5万辆、13.2万辆。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