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开工短短几个工作日,已有岚图汽车、
比亚迪、
长安汽车等多家整车厂发布“普及全民智驾”的相关计划。
“智驾平权时代到来!”多位汽车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驾驶是鉴别人工智能先进性的试金石,也是辨别是否进入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判断基准。随着成本持续下降,高阶智驾逐渐成为汽车“标配”。预计年内可以看到,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等高阶智驾功能进入15万元区间的主流车型市场。
智驾平权为啥火?
2月10日,岚图汽车发布海报:“全新梦想家X华为乾崑智驾智能家族全员登场”。据悉,岚图汽车有望于近期推出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梦想家新车型,定价计划下探到40万元以下。此前一日,
长安汽车旗下深蓝汽车与华为在重庆签署全面深化业务合作协议,重点亦落在了智驾平权,将积极推进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智能化技术应用。
比亚迪则进一步践行智驾平权。2月10日,
比亚迪宣布,20万元级、15万元级、10万元级车型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10万元以下车型将多数搭载。
随着智驾平权的持续推进,曾经价格令人咋舌的激光雷达,也在逐渐步入平价车型。目前,
比亚迪、腾势、仰望等品牌车型均有搭载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而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广汽埃安V、埃安RT等15万级别的车型开始搭载速腾聚创激光雷达。
为什么一夜之间,智驾平权火了?汽车业内资深人士、芝能汽车创始人朱玉龙认为,从技术来看,智能驾驶技术不断成熟,为智驾平权提供了基础;从市场来看,消费者需求增加、车厂竞争激烈,车企需要以此作为差异化竞争和扩大市场份额的手段;从社会来看,智驾平权有助于提高整体交通安全性和效率,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非常乐于看到全行业向全民智驾又大大前进了一步,趋势是确定的,但进展难以准确预测。”RoboSense速腾聚创市场部总监谢阗地表示。
行业拐点在哪里?
“
黑芝麻智能推出基于A1000芯片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产品,将成本做到3000元以内;基于
黑芝麻智能武当系列芯片,NOA等高阶智驾功能能够进入15万元左右的主流车型市场。”
黑芝麻智能CMO(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表示,随着智驾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成本的下降,智驾市场会快速成长壮大。
朱玉龙称,当前一套L2级自动驾驶方案的成本已经下探至4000元,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逐渐降低,2025年中阶智能驾驶系统(高速NOA+城市LCC+)有望覆盖到10万元左右的车型。
小马智行副总裁、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宁透露,小马智行的robotaxi车型更新至第6代,预计第7代robotaxi整车的套件成本还要比第6代降低约30%至40%。
“L3或者L3+将是AI智驾的高光时刻,拐点会出现在2025年到2027年之间,跟不上的车企将掉队。”2025年初,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还没有真正的L3智驾,都是L2高端,只有L3级别的智驾才能让用户有强需求。就小鹏来说,2025年MONA的高阶智驶版本会上车。
杨宇欣表示,L3自动驾驶将是智驾演进的重要里程碑,核心在于系统能够在一定场景下完全接管驾驶任务,同时明确人机责任的边界。
“智能驾驶是鉴别人工智能先进性的试金石,也是辨别是否进入AGI时代的判断基准。”在天津阿波罗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工学博士顾泽仓看来,不管是谷歌还是特斯拉,之前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巨大,但都是通过强化学习将人类驾驶的方法训练成一个大的数据库,打造端到端的自动驾驶,但这还不能称之为智能驾驶。
顾泽仓强调,AGI时代追求的是AI底层突破,即可以产生一个与机器学习模型并列的逻辑推理模型,机器可以不再依赖于数据库,可以自律地推理从而决定自我行为。
“不管是谷歌,还是特拉斯,包括英伟达,这些科技巨头都在致力于‘物理AI’的研发和产业化。”一位来自硅谷的半导体产业人士介绍,与当前提供网络服务的各类大模型不同,物理AI是指使用运动技能理解现实世界,并与之进行交互的模型,通常封装在
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也被称为生成式物理AI。
顾泽仓表示,物理AI能使自主机器在真实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和执行复杂操作,扩展了传统的生成式AI,使其能理解3D世界的空间关系和物理行为。
技术路线哪家强?
在自动驾驶领域,多模态融合路线、纯视觉路线、高精度地图+车路协同路线等并行发展。未来,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就自动驾驶的硬件配置,朱玉龙介绍,走纯视觉技术路线的厂商,在10万元至15万元价位的车上是不配置激光雷达的,主流配置是11V3R(11个摄像头+3个雷达)或者11V5R。在激光雷达技术路线上,华为出于安全考量,坚持在ADS3.0上配置激光雷达;目前主流是配置在20万元以上车型。
“在我看来,智能驾驶旨在为出行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体验,而激光雷达可以让智驾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是智能驾驶的能力倍增器。”谢阗地说。
从实践来看,激光雷达不受光线干扰,为智驾系统提供更精准的环境深度信息,更加安全。在动静态障碍物的识别以及交通交互博弈中,激光雷达为智驾系统更早提供高可信度的信息,可以提升智驾行驶的舒适性。基于激光雷达的精准数据,整车可以在智驾、座舱、底盘等多个领域开发更多创新应用,如路面预瞄主动避震等。谢阗地认为,由于高等级自动驾驶要求异构冗余,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必备激光雷达。
“
黑芝麻智能更看好纯视觉技术路线,它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和规模化应用上具备一定优势。”杨宇欣告诉记者,当然,未来一段时间内,一定是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从L2+走到L3甚至L4,产业内还面临着怎样的痛点、堵点?
知行汽车科技系统总监张伟认为,从架构层面,L3是有条件自动驾驶,L4是在限定场景下实现的完全自动驾驶,对于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冗余程度要求更高,需要在整个车辆的架构设计,从电源、电子电气、传感器和控制器等各方面都实现冗余,对于车厂和集成商的要求更高,成本也会更高;从技术层面看,L4需要整套系统能在限定的范围内实现完全安全的自动驾驶,对于整套算法的要求会更高,需要更多的数据、更好的模型和足够多的验证。
“L3在功能上和L2+没有很大区别,但可靠性上了一个台阶,最终实现了无需人为接管的目的。”宏景智驾创始人及CEO刘飞龙认为,L3面临的挑战是,要不断扩展自动驾驶可运行区域(ODD),而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去识别和处理各种长尾交通场景。L3发生系统故障时仍然需要人为接管,而L4即使发生故障也要求系统能自动处理,这需要配备备份自驾系统,在主系统故障时切换到备份系统工作。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