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10日讯(记者郭松峤)连日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在哈尔滨如火如荼进行中。
哈尔滨亚冬会是继北京2022年冬奥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冰雪体育盛会,为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记者注意到,受亚冬会热潮影响,冰雪经济在二级市场上发力明显。2月10日,冰雪经济概念上涨2.22%,今日主力资金流入4.73亿元,概念股28只上涨。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规划、政策、资金等三方面支持冰雪经济发展,并积极推动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此外,我国冰雪产业已基本形成冰雪制造业、冰雪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格局,东北、京津冀、西北已呈现冰雪经济“三足鼎立”的态势,冰雪经济促进相关业态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持续增强。
冰雪游持续升温 冰雪经济是以冰雪资源为基础,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涵盖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综合经济体系。
在距离北京市区60余公里的渔阳国际滑雪场,众多游客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欢乐。29岁的工程师刘信是是滑雪场的常客。他告诉记者,渔阳滑雪场雪道丰富,且有雪质很软的高级道,非常适合练习。
北京的滑雪运动只是当前冰雪经济的一个缩影,这个雪季,北方多地文旅市场“热辣滚烫”,冰雪经济成为重要引擎。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黑龙江累计接待游客2626.3万人次,实现游客花费336.5亿元。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拥有超4000家冰雪经济相关企业,位列全国第一。2025年,随着冰雪产业体系布局不断完善、产业链基础不断夯实,黑龙江省冰雪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
吉林省春节期间接待游客2770.68万人次,出游总花费337.55亿元。据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吉林省国内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60%,主要客源地包括上海、杭州、广州、北京、深圳等地。
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预计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突破6300亿元,较上个冰雪季大幅增长。
此外,在二级市场上,冰雪经济近期发力明显。截至2月10日收盘,冰雪经济概念上涨2.22%,今日主力资金流入4.73亿元,概念股28只上涨。
在冰雪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积极投身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制造等领域,其中冰雪经济概念股包括
雪人股份(002639)、
长白山(603099)、
大连圣亚(600593)、
冰山冷热(000530)、
莱茵体育(000558)、
武商集团(000501)、
欧亚集团(600697)、
中体产业(600158)、
绿茵生态(002887)、
三夫户外(002780)、
探路者(300005)、
冰轮环境(000811)等。
“我国冰雪产业已基本形成冰雪制造业、冰雪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格局”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近日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节目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规划、政策、资金等三方面支持冰雪经济发展,并积极推动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
资金支持是冰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彭福伟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将符合条件的冰雪旅游设备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的支持范围。
冰雪装备是冰雪经济的基础保障。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冰雪装备企业数量已从约300家激增至近900家,销售收入也实现了从不足50亿元到220亿元的大幅跃升。
装备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形成了15大类的冰雪器材产品体系,基本实现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的全产业链覆盖。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冰雪经济发展带动了地方餐饮、休闲、度假等服务业的兴起,促进了消费增长,在为地方带来丰厚旅游收入的同时,更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随着各地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其业态日益丰富多样,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还延伸至与冰雪相关的节庆活动、赛事以及冰雪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全方位的发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针对当前我国冰雪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冰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冰雪消费。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激发消费者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扩大冰雪消费市场规模。”王鹏表示。
在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王鹏建议,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冰雪装备器材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