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月20日电(王柘)上周(202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债市受资金面主导,在税期、MLF到期、春节取现需求等多因素扰动下,资金面持续紧张,资金利率明显上行,带动债市短端收益率率先反弹,并传导至长端。债市情绪整体承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全周走高2.25BP至1.64%。期间央行OMO净投放14848亿元资金,期限均为7天,叠加暂停国债买入操作,态度整体较收敛。
基本面数据多空交织,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央行1月14日发布2024年12月新增社融2.86万亿元,同比多增9,249亿元,好于市场预期。债市对此反应有限,预计短期仍将受制于资金面。
行情回顾 上周资金面收敛,收益率曲线短端大幅抬升,曲线趋向熊平。2025年1月17日,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30年期、50年期较2025年1月10日分别变动6.56BP、5.96BP、2.29BP、9.33BP、-0.35BP、2.55BP、3.98BP、-0.95BP。
![7dce3434736c44f7ab9ede520a581e7f.png](/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874434547843648511_w457h343.jpg)
![281ae96ae45c4e2285a894873a5523d2.png](/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056799021508334704_w636h312.jpg)
具体来看,周一,资金显著收敛,利率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上行2.75BP至1.645%。周二,资金维持紧张,央行发布会提到择机调整优化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尾盘公布2024年12月金融数据仍偏弱,收益率震荡下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下行3.5BP至1.61%。周三,9950亿元MLF到期,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9584亿元,资金进一步收敛,利率普遍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走高0.75BP至1.6175%。周四,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3364亿元,但资金继续维持紧势,尾盘压力略有缓和,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上行0.75bp至1.625%。周五,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1005亿元,资金利率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处高位,上午公布的年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债市对此反应不大,利率震荡上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涨1.5BP至1.64%。
![4ed144d5719af6107f0a9710de034d45.jpg](/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346233297036648831_w1181h858.jpg)
国债期货全周震荡,周线涨跌不一,3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25%,10年期主力下跌0.06%,5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2%,2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2%。
中证转债指数周线跟随股指上涨,周涨幅报1.31%,周五收盘报417.39。
一级市场 上周利率债合计发行36只、5199.14亿元,其中国债发行4只、2571.80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发行18只、1575.80亿元,地方债发行14只、1051.54亿元。
据已披露公告,本周(2025年1月20至24日)利率债计划发行72只、8295.54亿元,其中,国债计划发行3只、3550亿元,政策性银行债将发行3只、290亿元,地方债计划发行66只、4455.54亿元。地方债发行将环比大幅增加3404亿元。
海外债市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周高位回落,周内公布的通胀等数据提振了市场对降息的乐观情绪。截至上周五(1月17日)尾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45BP至4.6270%,全周累计下跌13.22BP。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26BP至4.2826%,全周累计下跌9.66BP。10年期与2年期美债利差收窄3.56BP,约为34BP。收益率曲线趋向平坦。
![chart.jpg](/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4648889602372780838_w958h539.jpg)
美国劳工部1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2%,低于市场预计的增长0.3%,涨幅较2024年11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显示美国通胀势头在近几个月出现停滞后继续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12月PPI同比涨幅为3.3%,为2023年2月以来最大,较2024年11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2024年12月剔除食品、能源和贸易数据后的核心PPI环比上涨0.1%,涨幅与2024年11月持平;同比涨幅3.3%,较2024年11月收窄了0.2个百分点。
美国劳工部1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2.9%。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2024年12月美国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2%,涨幅较前一个月略有收窄。当天,美债收益率全面跌超10BP,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此前超过4.80%,盘中下探至4.64%下方。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1月16日就通胀数据评论表示,“如果我们继续看到这样的数据,可以合理地认为降息可能会发生在今年上半年。”他补充说,不会完全排除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
沃勒说,如果在降低通胀方面取得很多进展,美联储可能会在2025年实施三到四次25个基点力度的降息。如果数据不好,通胀显示出很大的黏性,2025年降息次数可能减少到两次甚至一次。目前看,通胀将继续朝美联储2%的目标回落。2024年表现出的黏性将开始消散。
路透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103位经济学家中,近60%的人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降息。
美国财政部1月17日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美国头号“债主”日本11月所持美国国债小幅下降31亿美元,至1.0988万亿美元。中国当月所持美债增加85亿美元,至7686亿美元。
公开市场 上周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4589亿元,央行合计开展1484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周一至周五规模分别为248亿元、550亿元、9595亿元、3405亿元和1050亿元。1月15日有9950亿元MLF到期。
资金利率中枢显著抬升,DR007运行在2.02-2.34%的区间。存单利率整体上移,1年期存单(AAA)利率上行7BP。
本周公开市场央将有14848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到期量分别为248亿元、550亿元、9595亿元、3405亿元和1050亿元。
要闻回顾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
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贸实现质升量稳的目标。全年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进口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
香港金管局1月13日发布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安排,在离岸回购安排下“债券通”(北向通)参与者可以使用合资格在岸债券作为抵押品,在香港进行人民币回购业务。参与机构包括所有已入市的“债券通”(北向通)投资者,包括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成员和透过香港托管行CMU成员开立债券通子账户的离岸投资者。合资格债券包括参与机构在“债券通”(北向通)下持有的债券,不限券种。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外汇交易中心)1月13日发布通知称,为满足“南向通”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便利市场参与者参与“南向通”交易,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25年1月14日起,新增“南向通”下上海清算所结算的美元、欧元币种债券交易服务,并将通过上海清算所结算的“南向通”T+1交易时间延长至16:30,其他交易服务截止时间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4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比上年少3.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7.05万亿元,同比少增5.1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916亿元,同比多减171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77亿元,同比多减776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976亿元,同比多增240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295亿元,同比多减151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1万亿元,同比多283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3万亿元,同比多1.6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00亿元,同比少5031亿元。
2024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7.6%;人民币存款余额30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广义货币(M2)余额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余额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全年净投放现金1.47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1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2024年1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表示,2024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降幅收窄;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上月增长0.64%。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
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57574亿元,下降0.1%。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33%。
2024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72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9509亿元,增长4.2%。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37581亿元,增长3.8%。
机构观点 天风证券:临近降息窗口,基于股市和汇率表现,降息可能性在下降,但1月降息与否并非债市的决定性因素。市场对数据超预期越来越钝化,反映了当下的宏观现实和预期状态,也是债市对货币宽松抢跑越来越深化的原因。下周资金可能向均衡回归,核心关注点在于特朗普对华政策与国内政策应对。在不考虑政策突变的情况下,维持10年国债利率向1.5%演绎的判断,久期策略依旧占优,短债基金、货基等可以关注阶段性做陡机会。
西部证券:近期长债走势与资金利率逐渐脱敏,原因或在于一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市场预期流动性紧张是阶段性的且适度的。二是由于信贷需求不足、地方债发行偏缓,机构整体欠配。此外,银行间债市杠杆率本处于偏低水平、并在本周进一步大幅下降,监管因素与特朗普上台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超长债换手率回落。而短债回调幅度较大,卖短债成为机构换取流动性、解决燃眉之急的手段。预期下周资金面或边际好转,但难以大幅下行。随着缴税期结束资金压力或有所减轻,未来一周地方债发行加快预计央行将通过质押式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配合政府债发行,资金极端紧张的可能性下降。但春节取现和汇率贬值压力等因素仍将带来扰动。当然,若流动性继续超预期紧张,长期负carry压力或导致债市调整从短端传导至长端。依然建议不宜过度追涨,继续把握调整中的波段机会。
浙商证券:过去两周债市经历了由利率窄幅震荡到向上调整的过程。当前临近春节,从历史经验和近期债市回调走势来看,为本轮债市跨年行情大概率已结束,下一阶段10年国债收益率或将进入回调期,上行幅度或在10-20BP。2025年债市所面临的扰动因素或显著多于2024年,倘若某些因素在个别时期出现共振,在当前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背景下,或可能导致债市出现较大级别调整,波动性加大或为2025年债市新常态。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