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协议到期仍提供投资建议、权限知识测评给客户递答案,券商及员工被双罚,国信证券最新消息,002736最新信息

《 国信证券 00273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投顾协议到期仍提供投资建议、权限知识测评给客户递答案,券商及员工被双罚
2025-02-09 21:02:00
财联社2月9日迅(记者王晨)2月8日,浙江证监局发布两则行政监管措施公告,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及其员工韩冰清因存在不当投资建议、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规范等违规行为,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针对不当投资建议的处罚为2025年首例,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年内已累计出现5起,其中平安证券因同类问题两度被罚。2025年开年,证券业延续“强监管”基调,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便有18家券商因经纪、投行、资管、衍生品等业务违规被罚。
  平安证券员工与分公司双双受罚
  2月8日,根据浙江证监局公告的处罚决定书,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员工韩冰清在从业期间存在两项主要违规行为:
  一是违规提供创业板交易权限知识测评答案: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准入规则的公正性。创业板交易因其较高的风险特性,对投资者的知识储备和风险承受能力有特定要求,知识测评是筛选合格投资者的重要环节。韩冰清的做法使得部分可能不具备相应能力的投资者得以进入创业板市场,无疑增大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也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是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到期后仍提供投资建议:投资顾问服务协议是规范双方权利义务的关键文件,协议到期意味着服务关系在法律和监管层面已终止。此时继续提供建议,不仅可能因缺乏合同约束而导致服务质量无法保障,还使客户在接受建议时处于无合法依据的风险境地,一旦投资出现问题,客户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经监管部门认定,韩冰清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多项法规,包括《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以及《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等相关条款。浙江证监局依法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与此同时,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因“合规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被连带追责。监管部门指出,公司未能有效监督从业人员行为,反映出其在制度执行、内部培训及合规检查方面的缺陷。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券商稳健运营的基石,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此次暴露出的问题,警示着其他券商要高度重视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对员工行为的监督与约束。
  年内罚单适当性管理是重灾区
  记者梳理2025年以来的公开罚单发现,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问题依然是证券行业监管的重点领域。截至2月8日,适当性管理不规范被罚的案例已达5起,涉及东北证券、中天证券、中邮证券、平安证券等多家机构。其中,平安证券因同类问题年内两度被罚。
  此前深圳证监局也曾因不当营销宣传、未建立信息形成留痕机制、投资2者适当性管理不规范以及对分支机构管理存在缺陷等问题对平安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这些问题的集中出现,表明平安证券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流程上存在系统性漏洞,从客户招揽、风险评估到服务提供等环节均需整改。
  此次罚单不仅暴露出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的管理漏洞,也折射出证券行业普遍存在的合规难题。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适当性管理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第一道防线,但部分券商为追求业务规模,存在“重营销、轻合规”的倾向,甚至默许从业人员简化流程以快速开户。适当性管理的核心是“了解客户”和“匹配风险”,但实践中,一些机构将流程流于形式化。
  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部分券商对分支机构及一线员工的管控力度不足,尤其在考核压力下,员工可能铤而走险违规操作。券商应建立“总部-分支机构”联动的合规检查机制,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员工合规意识。此外,需优化考核体系,避免单纯以业绩为导向。
  2025年开年,证券业延续“强监管”基调。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便有18家券商因经纪、投行、资管、衍生品等业务违规被罚,包括中信建投华安证券、中邮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等,监管重点覆盖以下领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东北证券、中天证券等均因未有效匹配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受罚等;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如国信证券员工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以及承诺收益;投行业务勤勉尽责,东吴证券因国美通讯定增项目尽调失职被罚没1506万元等。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投顾协议到期仍提供投资建议、权限知识测评给客户递答案,券商及员工被双罚,国信证券最新消息,002736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