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券商正积极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本实力。
4月份以来,已有6家上市券商获证监会批准发行大额公司债,其中不乏超百亿元级别的公司债。
Wind数据显示,
截至4月15日,今年以来券商境内发债规模已超33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59%。 多家券商公告发债进展 近日,多家券商公告了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的进展,包括
财达证券、
东吴证券、
国泰海通、
中泰证券、
南京证券、
东方财富证券等。
4月9日晚间,
财达证券公告称,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发行短期公司债券面值余额不超过50亿元。
4月8日,
东吴证券公告称,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8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4月7日,
国泰海通公告称,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中泰证券公告称,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200亿元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
此外,4月初,
南京证券、
东方财富证券分别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50亿元、200亿元的公司债券。
此外,
国金证券、
财达证券、
东北证券、
国信证券、
国元证券等在近期还公告了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债券的发行结果公告或募集说明书。
今年以来券商境内发债规模已超3300亿元 具体到已发债券的规模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今年以来51家证券公司境内合计发行199只债券,境内发债规模合计达3379.9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59%。
其中,
华泰证券的境内发债规模最高,为282亿元;其次是
广发证券,境内发债规模为275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紧随其后,为274亿元;
国信证券和
国泰海通今年以来的发债规模也超200亿元。
除了上述5家券商,
招商证券、平安证券、
中信建投、
中信证券今年以来的境内发债规模也超过100亿元。
此外,也有券商在今年进行境外发债,包括
广发证券、
中信建投、
中信证券、
申万宏源证券。
发债融资目的不一 针对发债募资投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多家上市券商发布的公开发债募集说明书发现,
券商发债融资主要用于偿还公司到期债务、补充流动资金、支持公司日常运营及业务发展等。 例如,
国元证券在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 募集说明书中表示,该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元(含20亿元)。根据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该期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偿还到期的中长期公司债券。
中信建投非银首席分析师赵然表示,在股票市场处于强市环境时,券商发行债券多以新增发行为主,主要用于满足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在弱市环境下,券商则主要以维持债券存量规模为目标,此时债务置换在债券发行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在震荡行情期间,债券发行规模主要受与券商债券相关的政策影响,若未有针对券商发债的宽松政策,那么新增债券发行规模通常也仅略高于偿还规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