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锂企上半年业绩下滑明显,永兴材料最新消息,002756最新信息

《 永兴材料 002756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多家锂企上半年业绩下滑明显
2024-07-11 21:18:00
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79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中,已有12家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
  其中,盈利企业仅两家,分别为西藏矿业西藏珠峰。锂电巨头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同比由盈转亏。持续亏损企业为江特电机盛新锂能
  12家企业中,净利润下滑企业达8家,雅化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八到九成,盐湖股份融捷股份中矿资源永兴材料净利同比下降三到七成,华友钴业净利润同比下降约两成。
净利润下滑者居多
  在公布业绩预告的12家企业中,西藏矿业西藏珠峰是喜获盈利的企业。西藏矿业预计盈利0.9亿元至1.3亿元,同比增长255.78%至413.91%;西藏珠峰预计盈利0.93亿元至1.4亿元,同比增长49.28%至123.91%。西藏矿业表示,业绩增长系铬矿主流块矿价格稳中有升;西藏珠峰则表示,业绩增长系公司的外币资产的汇率变动造成人民币升值。
  由盈转亏的两家巨头2024上半年日子也不好过。天齐锂业7月9日发布公告表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8.8亿元至55.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4.52亿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49亿元至55.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4.52亿元。天齐锂业表示,业绩波动主要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锂产品毛利大幅下降。同时,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存在时间周期的错配影响,报告期公司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2024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区间发生震荡,在9万-12万元/吨区间徘徊,处于近两年价格底部区间。
  赣锋锂业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6亿元至12.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58.5亿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亿元至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1.13亿元。
  赣锋锂业表示,其持有的金融资产PLS股价下跌,产生较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报告期内,受锂行业周期下行影响,锂盐及锂电池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虽然产品出货量同比增加,但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两大巨头的上半年亏损与海外业务均脱不了干系。虽然天齐锂业联营公司SQM尚未披露2024年第二季度公告,但根据预测数据,结合其2024年第一季度已披露的业绩,SQM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计将大幅下降。赣锋锂业也是火烧眉毛,其在墨西哥9个矿产特许权被撤一事仍悬而未决。
  然而,由盈转亏的只是锂电行业的冰山一角,现实是多数锂电企业面临严峻业绩压力。
  在亏损的企业中,盛新锂能预计上半年净亏1.3亿元至1.9亿元,同比下降121.26%至131.07%。江特电机预计上半年净亏5500万元至7000万元, 同比下降4.05%至32.42%。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亏损企业均表示,亏损原因系碳酸锂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使得锂盐业务亏损。
  在利润下滑的一众企业中,雅化集团系12家锂盐企业中利润下滑率最高者,公司预计盈利0.8亿元至1.2亿元,但同比下滑87.38%至91.58%。
  盐湖股份上半年预计盈利17亿元至23亿元,同比下滑54.88%至66.65%。融捷股份上半年预计盈利1.52亿元至1.85亿元,同比下滑38.79%至49.71%;中矿资源上半年预计盈利4.6亿元至6亿元,同比下滑60.06%至69.38%;永兴材料上半年预计盈利7.1亿元至8.2亿元,同比下滑56.93%至62.7%;华友钴业上半年预计盈利15亿元至18亿元,同比下滑13.67%至28.06%。
  针对业绩下滑原因,上述公司均提到了锂化合物产品售价格大幅下降,且锂电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下滑。
产业链价格持续波动
  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碳酸锂市场波动明显。年初至2月中旬,碳酸锂价格从10.8万元/吨跌至9.25万元/吨。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因储能需求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碳酸锂价格迅速反弹,最高点在3月中旬,达11.4万元/吨。此后价格再次下降至9万元/吨。截至目前,碳酸锂价格最低为7月1日,达8.85万元/吨,市场均价10.37万元/吨。
  放眼整个锂电产业链,目前“普赚”的红利时代已过去,从上游的锂矿石资源,到中游的正极材料制造,再到下游的电芯生产与应用,各个环节均出现价格下行压力。
  一位从事证券的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碳酸锂各个环节价格下行,且下游需求增长缓慢,供应量同样增速减缓。企业存在长期需要去库存的压力,这个时间线可能贯穿整个2024年乃至更长。”
  对于锂电企业而言,锂产品价格的下降就意味着持有库存企业存在跌价损失,但对锂电全产业链与消费者来说,能够降低各环节成本压力,同时为刺激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助推力。
龙头仍在扩产
  目前,锂电行业面临地缘政治、关税政策等变化影响,加之国内前期储能规划产能的释放,许多锂电企业不得不面临被行业淘汰。
  此前,上海有色金属网(SMM)预测,2024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量预计将显著增长至约130万吨碳酸锂当量,同比增长28%。同时,2024年到2026年全球锂资源或将呈现过剩局面,过剩幅度将逐年收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走势方面,2023年到2025年,SMM预计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边际增速放缓。
  以碳酸锂电池为例,2024年1月,碳酸锂电池成本在0.4元/Wh左右徘徊,然而,2023年同期其成本达0.8/Wh,短短一年跌幅高达52%。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产能过剩是锂电行业不可避开的一道坎,但目前锂电行业的龙头仍在扩产行为。
  比如,4月18日,藏格矿业表示,旗下麻米错盐湖项目正在推进,已完成生产车间选址、前期土地平整、部分矿区公路修建等工作。
  6月30日,西藏矿业表示,西藏扎布耶盐湖绿色综合开发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6月30日开始试生产,配套能源设施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该项目设计年产电池级碳酸锂9600吨,工业级碳酸锂2400吨。
  目前,赣锋锂业旗下澳大利亚Mount Marion锂辉石精矿目90万吨/年锂辉石精矿产能的扩产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处于进行产能释放的阶段。
  虽然当前锂企龙头的扩产行为存在一定的“惯性”投资,此前定好的计划无法中止,使得产能过剩严重,行业洗牌加速,但不代表这一行为带来的全是坏处。
  业内人士分析称,锂电行业从短期来看是产能过剩,但长期依然是向好的。对于锂电企业而言,扩产并不意味着全部达产,投产是分阶段的行为,企业可以对每个阶段的进程进行把控。
  展望后市,在目前大环境背景下,锂电已是一个成熟的赛道。工信部此前发文表示,要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才能加强锂电行业规范,促进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多家锂企上半年业绩下滑明显,永兴材料最新消息,002756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