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研报称,魔芋富含膳食纤维葡甘聚糖,具备低热量、通肠道以及良好的加工延展性特点,作为一种超级食材在食品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测算魔芋终端行业规模269亿元,其中魔芋休食、魔芋素食零食行业规模为183亿元、85亿元。卫龙魔芋爽破局推动魔芋休食行业过去10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20%,盐津魔芋素毛肚切入加速推动魔芋休食行业规模增长。看好国内魔芋休食市场规模,未来具备1—2倍增量空间。
全文如下
魔芋零食|超级食材,空间广阔 魔芋富含膳食纤维葡甘聚糖,具备低热量、通肠道以及良好的加工延展性特点,其作为一种超级食材在食品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我们测算魔芋终端行业规模269亿元,其中魔芋休食/魔芋素食零食行业规模为183/85亿元。卫龙魔芋爽破局推动魔芋休食行业过去10年CAGR 20%,盐津魔芋素毛肚切入加速推动魔芋休食行业规模增长。我们看好国内魔芋休食市场规模未来具备1~2倍增量空间。
魔芋:超级食材、健康美味,应用领域广阔。
魔芋富含可溶性、宝贵的膳食纤维葡甘聚糖,其赋予魔芋良好的可溶性、凝胶性、增稠性,同时具有碱盐诱导下形成不可逆凝胶的特性,因此魔芋兼具健康属性和良好的食品加工延展性,是一种超级食材。魔芋产业链上游为魔芋种植环节、中游为魔芋粉初/深加工环节,下游则为魔芋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医学、纺织、化妆、环保、军工、石油开采,目前魔芋主要应用领域是食品加工,且以休闲零食为主。




▍行业:创新供给驱动需求、协力推动消费者教育,魔芋需求加速上行。
行业规模:我们估算魔芋食品行业规模过去10年维持CAGR 20%+良好成长性,2024年魔芋终端商品市场规模为269亿元,其中魔芋休食行业规模183亿。魔芋休食行业又可以细分为魔芋爽/魔芋素食素毛肚(市场规模85亿)、魔芋干(13亿)、蒟蒻果冻(40亿)以及其他魔芋食品(45亿)。


驱动因素:魔芋食品行业规模此前保持良好增长主要系卫龙2014年通过辣味魔芋爽实现行业破局,不断通过魔芋爽产品宣传、终端铺货推动魔芋食品行业成长,而近2年魔芋休食行业景气有加速上行趋势,主要驱动来自
盐津铺子通过对魔芋素食产品的创新(片块状魔芋素毛肚形态+麻酱创新口味)加速对市场消费者的教育,推进魔芋休食的渗透。除了魔芋爽/魔芋素毛肚,南江桥(湖南湘三食品有限公司)对魔芋干、一
致魔芋对于魔芋晶球的大力推广和销售渗透,也推动了魔芋其他食品的快速发展。
格局&成长空间:魔芋素食零食行业中,卫龙、盐津市占率稳居行业前二,CR2达到60~70%。考虑魔芋休食目前渠道渗透率低、魔芋休食有较大的创新空间、魔芋食材的健康属性以及横向对比其他休食赛道,我们看好后续魔芋休食行业规模存1~2倍增量空间。
▍对标日本,国内魔芋行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仍大有可为。
随着日本居民收入增长、日本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以及健康意识提升,日本消费者对可溶性膳食纤维等功能性食品需求强烈,叠加日本政府大力推广,日本消费者很早就已养成全民食用魔芋的习惯。中国目前人均魔芋食品消费金额为16.4元,仅为日本当前的1/2和历史峰值的1/3(1992年)。日本魔芋食品大多集中在餐桌的初加工产品(魔芋丝、魔芋面、魔芋豆腐、魔芋条等),魔芋零食整体创新空间有限,而中国魔芋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休闲零食(魔芋爽、素毛肚、魔芋干、魔芋晶球、蒟蒻果冻),更多体现在深度加工魔芋产品,而魔芋餐桌主食较少。考虑到魔芋休闲零食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于魔芋餐桌食材初加工产品,我们认为后续中国魔芋人均消费金额有望超过日本,中国魔芋休食市场仍处初期增长阶段,未来还有较大成长空间。



▍风险因素:
魔芋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魔芋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魔芋食品行业竞争超预期;魔芋食品后续产品创新不及预期;魔芋食品安全质量风险。
▍投资策略:看好魔芋在食饮板块中稀缺的成长持续性,积极关注相关受益标的。
虽然魔芋食品行业规模过去10年都保持年复合20%+的增长,但是考虑到:1)国内人均魔芋消费金额偏低;2)目前国内魔芋爽渗透网点及有效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魔芋后续有较大产品形态及口味创新空间,我们仍然看好魔芋休食行业规模未来存在1~2倍增量空间,未来5年魔芋素食零食行业有望保持20%CAGR增长。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