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佛山市南海区召开全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这是南海区委连续四年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改革大会,目的是动员全区上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争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本次会议传达了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并部署了全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上,2024年全区改革十大案例接受表彰,相关部门、镇村代表也作了表态发言。
南海区去年全年游客量、旅游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会上,南海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岑灼雄介绍,2024年,南海区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用地保育提质等城乡土地改革,“三券”政策多点开花,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构建,全区连续三年供应产业用地超6000亩、三年累计新增耕地超8000亩,为发展和安全筑牢了空间基础。站在全区集体资产总额约600亿元的新起点上,南海区进一步深化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大力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公司、“分润模式”、乡村CEO等一批创新举措陆续落地,“共富一号”资管产品增值超8%,亿元村居增至51个。
产业方面,南海区加快健全创新驱动发展机制,优化“三高四新六集群”战
新产业发展路径和政策服务体系,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入选全国年度改革案例,传统产业涌现“三无工厂”(无人、无外电、无废水)、氢能染布、零碳燃烧等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典型,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均占全市一半左右。此外,在文化发展方面,“大地艺术节”“龙超”“墟游记”三大文化品牌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叠滘“龙船漂移”吸引全网流量37亿,罗行墟艺术乡创入选年度全国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西樵山免票政策、广东千古情景区开业带动文旅经济、演艺经济加速发展,开启南海区人文经济发展元年,带动南海区全年游客量、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2%和36%。
南海改革2024年度十大典型案例获奖
现场,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为南海改革2024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授予了奖牌。十个案例分别为:南海区委宣传部、九江镇、西樵镇、丹灶镇的“创新人文经济发展路径,推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项目;桂城街道、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的“探索城市空间统筹开发利用机制”项目;南海区卫健局、市监局的“创新公共服务模式,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南海区工商联、妇联、团区委的“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推动城乡全域绿化美化”项目;大沥镇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老旧国有物业新活力”项目;里水镇的“实施‘商聚力’十大会长工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项目;南海区税务局的“构建税费征管新体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项目;南海区委党校的“构建协同高效基层党校矩阵,强化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引领”项目;南海区委政法委、狮山镇朗沙社区的“深化积分制管理模式,促进新市民融合”项目;
蒙娜丽莎公司的“打造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项目。
接下来,南海区将认真落实省、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区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工作要求,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城乡融合、人文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突出问题进行改革攻坚,突出抓好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柔性社会治理、国资和集体物业再开发“分润模式”、教育综合改革等重点改革项目,全力驱动南海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建设,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典型,南海区将抢抓全市打造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机遇,以改革思维、改革方法推动西部三镇优势塑造、价值实现,大力探索人文与经济共融共生、生态价值转换、产业绿色发展、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实现机制,全力打造佛山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为佛山市建设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探路、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