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持续突破。
固态电池概念活跃 2月14日早盘,固态电池概念拉升,领湃科技连续2个交易日20cm涨停。明冠新材大涨超10%,道明光学、滨海能源、冠盛股份、泰和新材均涨停,瑞泰新材、江苏国泰、三祥新材、比亚迪等纷纷大涨。 领湃科技具有“固态电池+充电桩+湖南国资”概念,公司以“领湃新能源”作为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板块品牌。公司曾在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中表示,固态电池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对相关技术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储备。公司最终控制人为衡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近期,固态电池产业催化不断。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将于2月15日—16日举办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年会。根据议程,中创新航、广汽埃安、
宁德时代将进行主题发言。
比亚迪、广汽AION、清陶能源、
恩捷股份等电池厂均有参会。值得注意的是,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及装备联盟将正式成立揭牌。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近期,国内固态电池大事不断,产业化持续推进。2月9日,
长安汽车发布金钟罩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可达到400Wh/kg,满电状态续航超1500km。较多车企进一步明确固态电池的量产节点,全固态有望进一步提速,2026年上车,2027年实现全面量产。
长安计划:2025年底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比亚迪:计划在2027年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并在2030年实现大规模应用。
上汽集团:计划2026年四季度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上汽清陶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将于2025年年底完工。
广汽集团: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并率先搭载在昊铂车型上。
奇瑞汽车:计划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定向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鲲鹏固态电池。
一汽集团:计划2027年实现小规模示范性量产全固态电池。
清陶能源: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实现量产;第二代固态电池2024年开始量产,2025年将有多款车型搭载;第三代全固态电池正在验证中,预计2027年量产装车。
据报道,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目前国内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025年具备固态电池技术内容的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有望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2年至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
“整车厂已经投资固态电池,传统电池企业更不会放弃,电池行业新势力也在靠固态新赛道力图重塑电池产业格局。”他认为,材料、设备企业已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本进入到固态电池领域,全固态技术产业化周期在快速缩短。
19只高增长潜力股获机构看好 根据高工产业不完全统计,我国2021年至2024年固态电池行业投扩产规划金额超2000亿元,从产能来看,固态电池已有产能超过15GWh,规划产能超过400GWh,固态电解质投产产能超过1GWh,规划产能超过10GWh。
固态电池的发展将带动上游原材料(如锆、镧、钛等)和中游材料(如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等)的需求增长,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五矿证券指出,固态电池技术持续突破,尤其是全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截至2月13日收盘,A股万得固态电池指数42只成份股中,比亚迪、新宙邦、格林美、硅宝科技、当升科技、宁德时代等11只个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 从未来增长潜力来看,根据3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概念股有19只,
赣锋锂业、
孚能科技、
鹏辉能源、
容百科技、
天赐材料净利润增速均值靠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