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券商调研活动持续升温,展现出其对资本市场的深入洞察与前瞻布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年内券商已对超过61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累计调研接近4000次。综合来看,券商对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等行业的调研较为密集,调研内容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业务前景及战略规划等。
同时,上市券商2024年业绩轮廓逐渐清晰,券商业务的最新战略规划备受市场关注。在接受外界调研过程中,券商对自营业务“打法”、AI大模型赋能等投资者关切作出回应。
头部券商调研活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14日,下同),券商已经对61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合计调研次数达3939次。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接受券商调研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是
水晶光电,累计接受68家券商的调研;其次是
澜起科技,累计接受57家券商的调研;
稳健医疗、
华勤技术分别接受56家、52家券商的调研;
新宙邦、
百亚股份、
兴森科技接受券商调研的次数也均在40次以上。
从券商调研聚焦的重点行业来看,工业机械、电子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被调研较多,上述613家上市公司中,有50家上市公司属于工业机械行业,有38家上市公司属于电子元件行业,有31家上市公司属于汽车零配件与设备行业,有25家上市公司属于集成电路行业,有23家上市公司属于应用软件行业,22家上市公司属于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21家上市公司属于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
在调研活跃度方面,头部券商展现出了显著的引领作用。今年以来,已进行调研次数最多的券商为行业龙头
中信证券,已进行调研153次;其次是
中金公司,已进行调研132次;
长江证券、
国泰君安分别进行调研129次、121次;此外,
华泰证券、
浙商证券、
天风证券、
兴业证券的调研次数也均超100次。
在调研过程中,券商深入探讨了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竞争优势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核心议题。例如,
水晶光电被问及光学元器件业务未来的产能扩张计划、在人形
机器人领域有哪些布局和合作进展;
澜起科技被问及芯片业务未来增长的驱动因素有哪些、2024年公司芯片的销售情况和毛利率水平如何;
稳健医疗被问及2025年有何整体规划、未来如何保持业绩增长及市占率的提升等。
自营业务“打法”引关注 券商在积极对其他上市公司进行调研的同时,也持续接受来自外界机构的调研。据记者梳理,截至2月14日,今年以来,已有5家券商合计接受了19家外界机构的调研;同时,券商也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年内,券商已在公开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超160条。
截至2月14日,已有18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上市券商2024年业绩轮廓逐步显现。整体来看,上市券商2024年业绩向好,多家公司提到,公司自营投资、财富管理等主营业务发展良好,有力带动业绩改善。
对于整体业绩的重要支撑——自营业务,各大券商均有着独到的发展战略。例如,
招商证券贯彻“大而稳”的大类资产配置战略,固收投资业务加强对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分析,稳步提升中性策略的投资规模及收入占比,保持较高的组合流动性。
第一创业权益投资业务聚焦绝对收益策略,力求获取低波动下的稳健收益,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权益投资仓位。
经纪业务则是券商业绩的“基本盘”,在此方面,
西南证券积极抢抓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行情向好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做大客户规模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改革为驱动,不断强化线上渠道的服务品质,并推进财富管理等业务提质增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探索特色化、个性化发展之路。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在投行业务方面,
申万宏源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重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夯实定价、销售、协同、风控等综合能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全产业链和“研究+投资+投行”业务模式,从源头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此外,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券商在金融科技赋能方面的计划和进展也备受瞩目,相关问题多次被投资者问及。在此方面,
国金证券的技术布局将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优化、智能化业务平台和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这几个核心领域展开,目标是推动AI在证券行业的深度应用,助力数字化转型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财通证券积极推进大模型的运用,致力于在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开拓更丰富的AI应用场景,依托大模型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体系改革进一步落地见效。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