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A股市场上共有267只医药股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医药股2024年业绩分化明显,按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来看,有110股业绩同比增长,157股业绩同比出现下滑。
华北制药(600812)成“预增王”,净利同比预增超24倍。相比之下,
一品红、
以岭药业等48股业绩则出现大幅下滑,均将出现首亏。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眼科医院、疫苗、医药流通等行业企业业绩普遍承压。此外,计提减值成为诸多个股业绩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重要原因。
华北制药暂列“预增王” Wind数据显示,Wind医疗保健板块共有517只个股,其中267股对外“剧透”了2024年的业绩情况。
从业绩变动幅度来看,整体业绩预降的个股数量更高,为157股;业绩预增的个股数量为110股。其中,
华北制药业绩增幅最大,暂列“预增王”。
华北制药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2456.08%。
除
华北制药外,微电生理、
海正药业、百利天恒、
永安药业等个股净利预增幅度居前。值得一提的是,微电生理、百利天恒、神州细胞3只科创板个股预计2024年将首次实现盈利,有望实现摘“U”。
在业绩预降的个股中,
南新制药预计降幅最高。业绩预告显示,
南新制药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为-2.6亿元至-3.6亿元,上年同期为375.1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此外,
振东制药、
复旦复华、
康芝药业、
光正眼科等个股预计2024年净利下滑幅度同样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计提减值成为诸多个股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诸如,业绩预亏超11亿元的
华仁药业提到,考虑国药药材回款履约情况,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拟对13.48亿元应收款项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恒星因股权转让纠纷及客观情况影响,2024年度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商誉出现减值迹象,预计商誉减值金额为3000万—9000万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计提商誉减值等资产减值是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因素之一,但是上市公司正常的计提减值行为是必要的和合规的,也是真实反映公司运行状态的必要措施,需要警惕的是上市公司利用计提减值作为调节业绩,进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工具。
124股预计陷入亏损 Wind数据显示,上述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个股中,按预告净利润下限统计,有124股预计将出现亏损。
上述个股中,
荣昌生物业绩预亏金额最高。公司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约为-14.7亿元。不过,与上年相比,
荣昌生物预计将实现减亏,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亏损约4100万元,同比亏损减少约3%。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预计出现首亏的个股数量不在少数,将有48股预计将出现首亏,包括
华大基因、
以岭药业、
一品红、
众生药业、
热景生物等。
诸如,
一品红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为-4.72亿元至-6.8亿元,系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来首度出现净利亏损的情况。
针对业绩变动的原因,
一品红表示,报告期内,受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联瑞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基地尚属于爬坡阶段等因素影响,虽然公司产品整体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公司营业收入和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下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也是影响公司业绩变动的重要原因,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预计超20%。
此外,集采违规事件也对
一品红业绩产生了重要影响。2024年7月,
一品红子公司广州
一品红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标中存在违规行为,按照销售数据测算,其违约行为造成采购方损失2.66亿元,需全数退回。
一品红表示,报告期内,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约为-2.95亿元。主要是公司支付医保退款以及对子公司的商誉及资产减值准备。
一品红证券部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共有商誉1128.23万元,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公司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02.64万元,如果本次商誉减值获得批准和审计确认,公司合并报表商誉余额仅有25.59万元,后续继续减值风险不大。
眼科医院等行业承压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有部分细分行业企业整体业绩承压。诸如眼科医院、疫苗、医药流通等行业。
以眼科医院为例。截至目前,行业龙头
爱尔眼科,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已出现下滑的
华厦眼科未披露业绩预告。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
光正眼科、
普瑞眼科、
何氏眼科3股2024年业绩预计出现亏损,且均是首亏。
在业绩预告中,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响,被多家企业提及。诸如,
普瑞眼科表示,2024年度,受整体需求增长放缓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公司屈光及视光项目的营业收入出现少量下滑;自2024年5月起,各省市开始全面落地执行国家组织白内障人工晶体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并叠加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给公司白内障项目的营业收入带来压力。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利润空间被压缩,三大项目的毛利率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何氏眼科则表示,报告期内,行业竞争加剧,同时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响,导致公司收入和毛利有所下降。公司在创新业务、数字化及研发项目方面投入较大,相关成本费用支出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表示,随着眼科医院数量增多,市场竞争激烈,患者分流现象明显。为了吸引患者,医院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营销推广、提升服务质量等,增加了运营成本,挤压了利润空间。
此外,13家疫苗企业中,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9家企业2024年净利预计出现下滑或亏损。诸如,
智飞生物2024年净利预降逾六成;
万泰生物2024年净利预降逾九成;
金迪克预计净利出现同比增亏,2024年预亏9000万元至1亿元;
康希诺虽预计实现减亏,但亏损额最高仍将达到3.85亿元。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