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也贯穿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从工厂里不知疲倦的机械臂、24小时作业的无人巡检
机器人,到家中解放双手的扫地、炒菜
机器人,再到手术室里的精密手术助手,
机器人的角色逐渐不可或缺。
更具象一点,目前一些人形
机器人已经能够从容自如地打招呼、握手、打太极,甚至熟练操作洗衣、叠衣、制作汉堡、清洁等生活场景下的任务。
最新统计显示,近3年,我国新增工业
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服务
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特种
机器人在空海探索、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
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2/3,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
机器人市场。
行业“风口”下,
机器人产业成为各地政府培育、招引的重点对象,并对行业细分龙头开启了重点争夺。
“独角兽”落地未央 进入10月,各地抓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四季度集中开工。
10月中旬,陕西省2024年四季度重点项目西安分会场开工活动在未央区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72个,总投资4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7亿元。
此次西安参加集中开工的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列全省第一。总投资达到5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4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8个。
其中,高仙
机器人西北区域总部及产业基地在未央都市工业园正式启动,是此次集中开工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高仙
机器人成立于2013年,2021年晋升为“独角兽”,是清洁
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
其参与研发的科学家团队来自清华、剑桥、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诸多名校,创始人兼CEO程昊天是英国剑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硕士。
针对商用清洁
机器人赛道,高仙
机器人推出了7大产品线,集洗地、清扫、尘推、吸尘7大清洁功能于一体,能够一机解决楼宇全场景的地面清洁难题,应用场景为商场、写字楼、工业园区、酒店等。
![](/web/img.php?http://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706007488666563983_w895h212.jpg)
图片来源:高仙
机器人官网
据官网介绍,目前高仙
机器人已为全球逾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客户提供超过5亿公里的清洁服务,清洁里程相当于绕地球12500个圈。
此外,高仙
机器人也是清洁行业少有的获全ISO9001国际认证、中国
机器人CR认证、美国UL安全认证、欧洲CE安全认证的商业服务
机器人公司。
自成立之初,高仙
机器人就极受资本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仙
机器人已经完成11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中信建投、腾讯投资、龙湖资本、美团战略投资部、蓝驰创投、软银愿景基金等知名资本,已披露融资额近20亿元。
行业头部,又属于
机器人这一前沿赛道,在西安投资西北总部及产业项目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对于西安来讲,高仙
机器人西北总部的引进和增长,能够增加人才和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贡献税收等。站在企业角度,西安丰富的写字楼、商场业态,也将进一步拓展高仙
机器人应用场景。
亮出产业雄心
要知道,由于产业起步较晚、缺乏影响力较大的
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暂未能形成带动效应,未央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机器人智造“基地”。
高仙
机器人项目的“落地”,意味着未央区真正有了“高端
机器人”。
未央区迈出“全面实施
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的第一步,也亮出打造“
机器人产业”的雄心。
据报道,此次开工的未央都市工业园是西安44个产业片区之一,位于西安主城区西北部,总规划面积4037.1亩,是“古都核心功能区”唯一可连片开发的稀缺工业土地资源。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未央区急用先编,将约3000亩商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规划建设主城区最大规模的都市工业园区。
下一步,未央都市工业园将打造以工业
机器人、服务
机器人为主导产业,围绕整机智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等
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构建
机器人生产智造中心,
机器人研发孵化基地、
机器人产业创新服务基地、
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
对于未来产业发展目标,未央区也提出明确规划:
持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
机器人产业链;
计划到2027年,建设多个
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引进培育企业达100家以上,打造至少20个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
机器人链上企业营业收入累计突破100亿元。
机器人“队伍”扩大
未央区的产业雄心,事实上也是地方大力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缩影。
此前发布的《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中就有提到,在
机器人产业领域,西安市发展重点为工业
机器人、智能
机器人、服务
机器人、特种
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和集成应用。
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西安近年来
机器人“队伍”不断扩大。
例如西安优艾智合
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
机器人产品,在锂电、3C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既可以在工业物流领域去做场内的物料流通,也能面向能源行业进行巡检运维。
中航创世
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智慧康复医疗领域,研发出云榻免陪护自理
机器人、下肢康复训练
机器人、上肢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智慧康复管理系统等创新产品及服务。
西安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危险环境作业特种
机器人研发制造,已经研发成功矿山巡检
机器人,管廊巡检
机器人,皮带廊巡检
机器人,隧道打孔
机器人等多款产品,已形成销售和应用。
截至目前,西安已经形成了
机器人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包含上游减速器、控制系统领域,代表企业有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西安
华中数控有限公司;中游本体技术研发领域,下游则是大量企业客户和个人消费者组成的
机器人应用市场。
同时,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理工大等高校分别设立了智能
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机构,足以见对
机器人相关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视程度。
随着“
机器人+”创新场景日益拓展,
机器人将挺进新赛道、新场景,在更多领域大展身手。
尤其是人工智能兴起,赋予了
机器人新的特征和功能。
今年5月底,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印发,其中提到,到2026年,建成 3 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智能算力、智能
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软硬件等5个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
此外,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条例中,重点提到推动大模型在
机器人协助制造、设备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基于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智能分拣、生产管理智能决策、需求预测及供应链优化等制造业领域的应用。
这意味着,未来人工智能将与
机器人深度融合,赋予
机器人更高的智能化、灵活性与效率,牵引
机器人加速“进化”,进一步推动
机器人产业的升级和拓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