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近1年诺辉健康又有大动作:创始人朱叶青遭罢免,聚光科技最新消息,300203最新信息

《 聚光科技 300203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停牌近1年诺辉健康又有大动作:创始人朱叶青遭罢免
2025-02-13 12:34:00



  2月12日,诺辉健康(06606)的股东特别大会上,创始人朱叶青以79.89%的高票支持率被正式罢免执行董事职务,这场持续数月的“内斗”终以创始人的出局落幕。

  这场投票背后,是公司停牌近一年、财务造假指控悬而未决的危机,以及资本方与创始团队间的信任撕裂。
  从“癌症早筛第一股”到停牌泥潭
  诺辉健康的故事始于2015年,四位北京大学校友朱叶青、陈一友、吕宁与姚纳新共同创立了这家专注于癌症居家早筛的生物科技公司。凭借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拿下中国首个癌症早筛注册证,诺辉健康于2021年2月登陆港交所,首日市值突破300亿港元,成为行业标杆。
  然而,资本市场的风光仅维持了两年。
  2023年8月,有财经媒体指控诺辉健康通过“压货”虚增收入,其2022年实际销售额仅7695万元,与公布的7.65亿元相差近10倍。报告直指公司通过将未售出产品计入应收账款,待过期后转为收入,营造虚假繁荣,形同“庞氏骗局”。
  尽管诺辉健康迅速否认指控,称报告“失实且误导”,但审计机构德勤的介入让事态升级。2024年3月,德勤对销售真实性提出质疑,公司随即停牌并启动独立调查。随后,核数师德勤辞任、CFO高煜离职,公司陷入财报难产、高层动荡的恶性循环。
  朱叶青的“激进”与“坠落”
  朱叶青的职业生涯充满光环:北大生化专业、GE金融集团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诺辉健康联合创始人兼CEO。他主导了公司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全链条,以“激进”的营销策略推动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0.58亿元飙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8.21亿元。
  然而,这种激进风格在危机中成为双刃剑。上述财经媒体指控的“压货”模式,被认为与朱叶青的渠道扩张策略直接相关。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同比激增336.8%至5.84亿元,远超营收增速,经销商库存积压问题浮出水面。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已达10.17亿元,较2022年增长74.14%。
  2024年12月30日,朱叶青以“个人健康原因”辞任CEO及董事会主席,但董事会公告直言其“管理风格与董事会存在重大差异”,并迅速发起罢免动议。市场认为,这是资本方对财务造假责任的切割——朱叶青作为核心决策者,难辞其咎。
  辞任后的朱叶青未公开发表言论,个人视频号从“诺辉老朱”更名为“忧时世但忧人”,个性签名显示:“世难,而书酒以用之”。企查查显示,2024年12月27日,诺辉健康的法人已从朱叶青变更为陈一友(Yiyou Chen)。
  财务数据迷雾与资本逃离
  《财中社》发现,诺辉健康的财务矛盾集中于营收与渠道的背离以及费用畸高。
  疫情期间,公立医院体检量锐减,但公司声称产品销量逆势暴涨。2022年“双11”宣称销售额6000万元,实际仅3000万元;2023年“618”宣称销售620万盒产品,但年产能仅500万盒。
  2018-2022年,公司的销售及市场开支从2600万元增至5.55亿元,行政费用从4597万元增至1.6亿元。据报,内部员工曾爆料公司为虚增回检量,鼓励员工重复提交样本并报销费用。
  2024年3月28日停牌后,机构纷纷下调估值。嘉实基金、银华基金将股价从停牌前的14.14港元砍至约6.6港元,跌幅超50%。
  值得注意的是,若公司18个月内未复牌,港交所可能强制退市。
  朱叶青的罢免或为诺辉健康“断臂求生”之举。新任董事会主席姚纳新被寄予厚望,其履历涵盖阿里美国业务负责人、聚光科技创始人,兼具技术与管理背景。然而眼下,诺辉健康面临复牌压力。公司需满足港交所对财报、内控的整改要求,但调查进度迟缓,2023年年报至今未发布。
(文章来源:财中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停牌近1年诺辉健康又有大动作:创始人朱叶青遭罢免,聚光科技最新消息,300203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