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A股午后继续震荡,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截至发稿逆市涨0.53%,换手率超5.82%,交投活跃,
溢折率0.02%,盘中频现溢价交易。成分股方面,
海光信息涨超4%,
文一科技、
和林微纳、
上海新阳等涨超2%,
中芯国际、
长川科技、
江丰电子等多股跟涨。
资金流向方面,wind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昨日(12月3日)结束此前的资金净流出状态,
单日 “吸金” 1324万元。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CSI)。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半导体核心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消息面上,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正式公布了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新规则,包括将140家中国半导体相关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12月3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等四家行业协会均发布声明,针对美国对华采取出口限制表示坚决反对,认为美国相关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呼吁积极使用内外资企业在华生产制造的芯片。
华金证券认为,
美国制裁正式落地,半导体各环节国产化行则将至。半导体各环节国产化,系实现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一环。其中,材料端,目前国产厂商在多类材料的自给能力相对薄弱,主要为中低端产品,在强技术壁垒的高端材料领域,国产化能力有待提升,且材料属于耗材类产品,故国产化更为迫切。设备端,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已覆盖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在去胶、清洗、刻蚀设备方面国产化率较高,在CMP、热处理、薄膜沉积设备上有所突破,而在量测、涂胶显影、光刻、离子注入等设备上的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
平安证券也指出,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下,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将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需求凸显,国内产业链企业国产化意愿较强,给国内半导体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建议关注国产化设备及材料导入带来的市场潜力。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