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股产业链|光线传媒大涨背后:票房分账预期支撑股价 行业整体复苏有待时日,光线传媒最新消息,300251最新信息

《 光线传媒 300251 》

涨停原因 | 十大股东 | 历史市盈率 | 龙虎榜

财务数据 | 分红股息 | 历史市净率 | 资金流

牛股产业链|光线传媒大涨背后:票房分账预期支撑股价 行业整体复苏有待时日
2025-02-14 11:40:00



  新华财经上海2月14日电(周西仑、林郑宏) 蛇年开局的A股市场,两大热点题材成为推动市场行情的主力。一个是以DeepSeek概念股为首的科技股,另一个则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大火带动下的文化传媒股,后者的突出代表就是光线传媒

  行情软件显示,截至2月13日收盘,光线传媒2月以来上涨幅度超过200%,总市值增加超550亿元。2月14日早盘,光线传媒继续拉升封板,总市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中经社行业洞察产业数据服务平台(简称“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受《哪吒2》票房大热带动,光线传媒在2月份曝光率明显增加,舆情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截至2月13日,当月总舆情数量已接近400条,其中正面舆情大幅增加,主要报道内容涉及“财务向好”和“项目合作”。
  200%涨幅背后票房分账有望提供坚实支撑
  曝光率大增,并不是光线传媒股价大涨的主要原因。有市场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和DeepSeek概念股不同,光线传媒股价大涨的逻辑更“硬”。“DeepSeek能给上市公司带来多少实际收益目前很难量化,但票房分账是可以算得出来的。”
  上述人士认为,驱动光线传媒股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在于营收有望大幅增长,这在历史上有迹可循,可以类比新冠疫情期间九安医疗英科医疗在获得海外大订单后公司股价的持续上涨。
  那么,《哪吒2》票房持续走高到底能给光线传媒带来多少具体收益?
  DeepSeek分析认为,作为《哪吒2》的主要投资方和唯一发行方,光线传媒能从票房中获得的收益颇为可观。
  具体来看,当票房达100亿元时,片方分得39.43亿元,扣除中影代理费(6%)后剩余36.46亿元,再减去制作与宣发成本(8亿元),净利润约28.46亿元。光线传媒按70%的协议比例分得约19.92亿元。
  当票房达160亿元,片方分得62.78亿元,光线传媒按50%-53.2%的投资比例,可分得31.4亿-33.4亿元。
  截至2月13日,《哪吒2》票房已超100亿元,光线传媒从中获得的营业收入预计超过20亿元,这一金额已接近其2023年全年营收(15.46亿元)的1.3倍。若票房达160亿元,分账可能超过33亿元,由此带动营收增长亦有望超200%,与公司本轮市值增长基本吻合,而这还没有考虑到周边衍生品可能带来的收益。
  任重道远影视制作行业复苏有待时日
  受光线传媒股价持续大涨带动,2月13日,A股影视概念股出现涨停潮,华谊兄弟浙文影业博纳影业横店影视等多股收盘涨停。
  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从产业链来看,和光线传媒一样,上述涨停影视股均位于影视制作-制作发行节点上。
  那么相关股票集体大涨背后,行业现状究竟如何?
  行业洞察系统数据显示,从营业收入来看,近年来影视制作行业总体呈震荡下行态势,在2024年更是创下7年来的新低,较2018年数据接近腰斩。从盈利能力来看,7年来影视制作行业总体也无增长。
  投融资数据来看,自2015年高峰过后,近10年来行业融资规模亦总体呈下降态势,且下降程度明显。
  基本面乏善可陈,股价自然难有起色。行情软件显示,自2018年年底以来,影视概念指数整体呈区间震荡态势,并在2024年7月创下阶段新低。
  虽然《哪吒2》的现象级票房带动影视概念指数在2月实现13.51%的上涨。但截至2025年2月13日收盘,该指数较2018年年底水平仍跌超7%。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牛股产业链|光线传媒大涨背后:票房分账预期支撑股价 行业整体复苏有待时日,光线传媒最新消息,300251最新信息

sitemap.xml sitemap2.xml